平南:监督推动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难题
“本来田里的花生和玉米都快枯萎了,现在有水来了,今年的花生和水稻也总算是保住了,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近日,平南县纪委监委检查组到丹竹镇东山村开展实地回访时,当地的村民满意地说。
此前,检查组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该村3500多亩田地因水源不足面临干旱困境。了解情况后,检查组立即向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丹竹镇政府发出工作提示函,压实部门责任,督促解决农田灌溉难问题。在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及时安排人员对灌溉设施设备进行清淤和维护,并协调资金实施应急抽水灌溉,仅用2天的时间就把水“送”到田里,保障农田抗旱用水需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针对今年以来干旱少水的实际情况,平南县纪委监委紧盯农田水利灌溉这一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靠前监督、主动监督,督促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职能部门扛牢高标准农田保护责任,对全县灌溉设施运行情况摸底排查、分类抓好整改,开出整改建议“药方”,加大水源水量保障力度,确保农民群众稳产增收。
为精准发现存在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统筹“6个片区”的监督力量,采取“四不两直”、联合督查等方式,深入全县21个乡镇(街道)和部分村(社区),重点围绕灌溉机井日常管理维护的属地责任落实情况、引水调水统筹情况、干部履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无水或水源匮乏区域,监督推动县水利局规划4座大中型水库的引水路线。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聚焦调度计划、灌溉方案、修缮修复等重点环节进行跟进监督,推动切实解决群众灌溉用水难题。截至目前,推动相关部门对10座抽水泵站、170座电灌站进行修缮,开挖抗旱水井900多口,全县大中型灌区已开挖疏浚、恢复连通干支渠274.2公里。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在调研检查中还了解到,部分村集体不同程度存在灌溉设备管理混乱、高标准农田管护人员不明确、责任履行不到位、清淤通水工作推进慢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该县纪委发出工作提示函,并对工作推进慢、落实不到位的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和3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同时,督促乡镇健全完善村级管护责任体系,安排250余名管护人员专门对灌溉设备、高标准农田工作进行管护,形成“乡镇统筹推进、村级组织实施、群众广泛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推动解决农田管护问题。(平南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