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统筹专业力量协同攻坚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陈珮 顾璟瑾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07:38
打印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纪委监委举办的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研修班上,吴某受贿案的查办经验成为讨论焦点。“该案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违规获取企业分红,受贿情节认定难度较大。”有关办案人员介绍。
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往往存在认定难、查处难问题。为提升办案质效,南宁市纪委监委探索组建跨部门团队,包括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部门、审查调查部门以及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办案骨干,并引入司法、审计等领域专家,协同发力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工作人员直插办案一线,将类案分析的研究范围从已办结案件扩大到在办案件,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和实战导向。”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为更好统筹力量查办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案件,该市纪委监委建立“传帮带”机制,定期安排业务骨干开展专题讲解,并组织专题研修班,重点选育年轻、业务能力突出、创新思维强的干部。
在建强队伍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对15个案件和5个办案难点的深入研究,形成14篇研究报告,并建立了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案例数据库。例如,针对近年来查办的多个房产交易型贿赂案件,工作人员提炼出若干典型情形,总结深挖党员干部隐匿或代持房产的有效方法。
运用研究成果,该市纪委监委针对国有企业领域腐败呈现“沾亲带故”“影子公司”“代理人层层嵌套”“社会化投资掩盖权钱交易”等新特点,重点排查人事关系、项目审批、资金管控、工程招投标等环节的制度漏洞与监管盲区。去年以来,共制发相关纪检监察建议书35份,推动针对关键岗位与环节制定防控措施。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