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室组地”联动协作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4月初,桂平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牵头分别组织各自联系的乡镇纪委及派驻机构召开“室组地”审查调查调度会。会上,大家聚焦第一季度审查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分析,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安排。
“每月一次的审查调查调度会,既学习了形势要求,又指出了重点方向,还解决了当前面临困难,让我在‘埋头走路’的同时也学会了‘抬头看路’,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麻垌镇纪委负责人说。
“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协调、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核”,这是桂平市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协作的制度安排。为有效解决基层办案人手不足、力量薄弱与人情社会干扰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室组地”联动协作办案模式,统筹力量破“人手关”、组团作战破“人情关”,形成“攥指成拳”监督执纪执法合力,有力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桂平市纪委监委坚持“优势互补、务实高效”原则,统筹全市纪检监察办案力量,划分6个“室组地”联动协作办案区,将相关“室组地”纪检监察干部统一纳入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抽调、整合人员参与监督检查、线索处置、案件查办等工作。比如,在查办“校园餐”系列案件中,由于涉及问题线索数量较多,社会关注度高,时间紧、任务重,该市纪委监委根据案件需要和办案人员专业特长,对“室组地”协作联动区内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混编,组成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内外接应、相互配合,44件问题线索同步推进,均按时保质处置完毕,重点查办了桂平市教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韦某和桂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原副主任冯某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学校食材配送等案件。
同时,针对年轻纪检监察干部专业技能欠缺、实战经验较少等问题,在联动协作办案区建立完善挂钩指导、导师帮带等机制,采取以老带新、以干带训等方式,通过实战练兵,培养储备具有主要对象主谈、带队初核和外查、牵头证据审核等关键能力的复合型骨干。
今年一季度,通过持续深化“室组地”联动协作办案模式,全市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问题线索377件,处置问题线索372件;立案155件,结案127件;办理留置案件4件。(桂平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