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丨局长的名字
县教育局的局长姓于,叫于清正。
刚进单位的时候,他是小于,后来更迭为于主任、于副局长,再到现在的于局长。于局长于局长地叫,时间一长,他都快忘记自己的名字了。
于局长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爱人丁玲的支持。
丁玲出身教师家庭,从师范名校毕业后回到市里最好的高中教书,后来遇到了当时还是“小于”的于局长,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这个农村穷小伙。丁玲相夫教女,用心经营家庭生活,操持着小家的里里外外,于局长才能一心投入工作之中,干出一番成绩。
近来,丁玲发现,丈夫在穿着上讲究了很多,购置了两身不便宜的行头,还戴上了名表,晚上的局子越来越多,叫丈夫“老于”,他会淡淡地睨自己一眼,似乎把“局长”这个身份也带进家里了。
这不是一件好事。丁玲如是想。
这晚,于局长有个酒局,喝到凌晨才叫代驾送回来。
于局长醉醺醺的,看钥匙和孔洞都带着重影,他开不了门,于是拍着门让丁玲开门。
丁玲知道是于局长回来了,她不紧不慢走到门前,手上却没动作:“谁在敲门?”
于局长大声说着:“是我,于局长。”
“于局长是谁?我家没有于局长。”丁玲明知故问。
于局长气不打一处来,结婚二十年,老婆还听不出自己的声音:“我是你老公,老于!”
“哦~那老于姓甚名谁啊?”丁玲继续问道。
“我当然姓于,名……”老于突然卡了壳,“好像是清……清什么来着?”老于晃晃醉得晕乎乎的脑袋,使劲回想,“清正,对,我叫于清正!”于局长兴奋大叫起来。
丁玲这才开了门:“原来是我们家清白又正气的清正啊,我还想家是搬进局里了吗,怎么有局长敲门。”
这时于清正脑子一激灵,酒也醒了一大半,心里也对丁玲此番举动回过味来了。他想起来,“清正”二字是没读过几年书的父母颇费了一番心思取的名字。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寄托着父母对儿子最朴素也最殷切的希望。“丁玲,谢谢你!让我想起来我是于清正。”他紧紧攥住妻子的手。当上局长的这两年,他慢慢习惯了别人的奉承和讨好,“清正”渐渐被名利掩盖,开始对丁玲的付出和女儿的学习不管不问,在家里也摆起了局长的谱。
于清正想,多亏了妻子今晚的及时提醒啊,不然他只记得自己是局长,不记得自己丈夫和父亲的身份,不记得父母为自己取名“清正”的苦心,时间再长点,指不定连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这几个月,看着接触的人穿着光鲜亮丽,他像是在攀比什么似的,买了新衣服,花了好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块名表充场面,今晚还半推半就收下了两瓶茅台。
思及此处,于清正只觉得手里提着的茅台如有千钧之重,心中也充满违背“清正”二字的懊悔,他差点就迷失在商人老板吹捧奉承、灯红酒绿的“围猎”中。
丁玲目光触及于清正手中的袋子,茅台酒价值不菲:“老于,这你打算怎么处理?”
“明天,我就把它还回去,再去纪委那里交代,当回名副其实的‘清正’。”于清正的眼里一片清明。(容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