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丨又是一年艾粑飘香时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廖月钦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18:39 打印

  碧玉团圆满屉香,素舂柔艾捣砧忙。人间三月,微风不燥,阳光甚好。屋前院后、田埂菜畦,嫩绿的艾叶在春风中尽情舒展,原野中氤氲着艾草的悠悠清香。看着这鲜嫩的艾叶,我的思绪便回到了小时候,想起母亲做的艾叶粑。

 

  “万物有季节,选叶需趁早,走,我带你去摘艾叶啦。”每到春天,艾叶刚长出新鲜嫩叶的时候,母亲总会带我去田野里摘艾叶,我最期待的就是母亲做的艾叶粑,质感滑糯、糯韧绵软,看上去油绿如玉,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记得有一次,母亲和我摘回来很多艾叶,她细细地将艾叶择洗干净,去掉粗梗和根蒂,然后将艾草放入锅中煮到软烂,再将处理好的艾草与糯米粉混合在一起,母亲一边加入适量的水,使劲揉成光滑的圆团,一边跟我说:“如果糯米粉多了,无法成团,糯米粉少了则黏糯软榻,想让艾叶粑色泽饱满、软糯适中,和粉时加入的水量要掌握好分量。”听着母亲的叮嘱,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揉好糯米团后,母亲熟练地将糯米团分成一个个剂子,用手轻轻压扁,包上软软的豆沙馅,以清香的柚子叶垫底,再将艾叶粑放入蒸笼,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生火烧水。

 

  “妈,我来添柴!您休息休息!”我自告奋勇地说道。

 

  过了好几分钟,都没有听到锅里有“咕嘟咕嘟”的声音,我的脑瓜子在想:这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吃上艾叶粑呀?我便逐渐失去了耐心,使劲地往灶里加柴,把火烧得旺旺的。

 

  等到母亲过来看艾叶粑进展情况的时候,我两颊被大火熏得红彤彤的,心里特别高兴,终于可以开吃了!

 

  母亲揭开锅盖,却皱起了眉头。我也往锅里瞅了瞅,一脸疑问地嘀咕:“糟糕了,艾叶粑不应该是碧绿碧绿的吗?怎么黄黄的了?”

 

  “娃,你烧的火太大,煮得太久了。不可心急,火候要掌握在中大火,这样蒸出来的艾叶粑才会青翠欲滴、香糯柔软。”母亲耐心地跟我解释。

 

  母亲并没有责怪我,而是重新给我蒸好一锅绿油油的艾叶粑,语重心长地教导我:“揉糯米粉团和生火蒸煮,都不可急于求成,都要掌握好度,才能做成清清秀秀的艾叶粑。”

 

  那一次,我尝到的是格外清甜的艾叶粑。

 

  母亲做的艾叶粑,没有精致的外表,母亲的教诲,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她朴实的言行却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了我。

 

  长大后,我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坚定执行者和忠诚捍卫者,我们要时刻严于律己,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思想,严守纪法的尺度,把握日常监督的准度,传递好组织的温度,不越轨不逾矩,锐意进取、廉而有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