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暖心回访 激励干部“再出发”
“回访人员的谈话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组织作出处分是防止我‘小问题’变‘大毛病’,抓早抓小及时挽救了我。我将倍加珍惜,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组织的关心和厚爱。”近日,柳州市柳北区纪委监委对该区商务局一名受处分的领导干部进行回访教育,此前,该领导干部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组织处理和处分不是目的,为的是教育和挽救干部。柳州市纪委监委注重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传家宝”,做好对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了解受处分人员对违纪问题的认识和改进情况,掌握受处分人员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生活情况,引导受处分人员真心悔错改错。“我们强化对受处分人员的跟踪管理,既是从严管理监督,也是暖心关怀激励,及时帮助他们解开心结,规范履职用权。”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对864人进行回访教育。
根据受处分人员的工作情况、成长经历、思想动态等情况,柳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对于同级党委管理的受处分人员,适时邀请组织部门等共同回访,有效破解“案熟人不熟,人熟事不熟”、“千人一面,一访了之”问题。柳城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为受处分人员量身定制关爱回访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受到处分时,我心里是有些思想负担的,但组织从纪法情理等角度耐心地帮我分析原因,让我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近日,通过联合回访,受到处分后背上思想包袱、工作情绪低落的曾某某敞开了心扉,解开了心结,重拾了干劲。
为避免回访教育工作随意化、简单化,该市综合运用谈心谈话、电话回访、书面回访等多种方式,多维度增强受处分人员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鹿寨县四排镇原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韦某某2023年6月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后,一度工作底气变得不足,做事也放不开手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镇纪委针对韦某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门谈心谈话方案,先后三次回访帮助其解开心结重新出发,今年2月,韦某某因工作表现出色调整到该镇某部门主持全面工作。柳江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执纪正向激励效应,利用走访式回访、书面回访等形式开展回访教育,了解受处分人员的工作表现,客观公正制定干部评价表,向组织人事部门、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及时反馈,推动将反馈意见作为考核评比、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以激励“跌倒”干部担当作为。
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对受处分人员的回访教育、管理监督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将回访教育与制度建设互促互融,通过听取受处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查找相关单位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在回访教育中认真听取受处分人员提出的合理诉求,收集驻在单位政治生态、制度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问题,发出纪律检查建议,督促驻在单位完善“八小时以外人员管理”、“规划审批廉政风险防控”、“正确选人用人”等机制3项。(柳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