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向着美好生活,出发!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曹溢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 08:16 打印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新春走基层丨向着美好生活,出发!

2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5年赴粤返岗务工人员“点对点”送工专列在桂林北站发车。图为专列上,务工人员庆祝新年开工大吉。凌浪 摄

 

  2月7日,正月初十,在距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约70公里的平等镇平熬村,23岁的侗族姑娘粟彩丹与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吃团圆饭。

 

  火塘里,柴火烧得正旺,上方的木架悬挂着为过年准备的腊肉腊肠,餐桌上摆满了家人特意为粟彩丹做的炒鸭、炒鸡。

 

  这顿团圆饭,吃得热热闹闹又依依不舍。下午粟彩丹就要离家赶到县城,第二天一早将乘坐“点对点”送工专车出发。

 

  粟彩丹家里有爷爷、爸爸、妈妈和正在上学的弟弟。此前,家庭收入主要靠务农,生活较为困难。粟彩丹通过网上招聘进入东莞一家工厂,从事手机屏幕、镜片等生产工作。春节前,看到县人社局发布的免费送工专车专列报名信息,粟彩丹很快报了名。

 

  和粟彩丹一样离家务工的,还有距离县城近半个小时车程的龙胜镇山东村的黄留成。他与妻子秦杨柳已经在深圳的半导体工厂工作了8年多,分别从事机器操作、质检工作。夫妻俩在深圳租了房,收入较为稳定。因为工作繁忙,4岁的儿子交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

 

  “每次外出打工,最舍不得的就是我儿子。担心他哭闹,我们等他睡着,再偷偷溜走。”秦杨柳说,打算努力多攒点钱,以后把儿子接到深圳一起生活。

 

  粟彩丹和黄留成的家都在山区。七八年前,他们回家要走泥泞的土路,而现在3米多宽的硬化水泥路基本通到了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平熬村驻村第一书记阳作松说:“我是第四任驻村书记。第一任书记通过努力把泥泞的土路修平整,第二任书记把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第三任书记带领大家发展罗汉果产业致富,到了我这一任就是扩大产业规模、丰富特色产业种植。”

 

  2月8日中午,桂林北站人头攒动。近600名返岗务工人员正在参加2025年桂林市赴粤返岗务工人员“点对点”送工专车专列活动启动仪式。这是该市第5年开通送工专车专列,由政府出资“包车”,所属县(市、区)群众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报名,符合审核条件的就能免费乘坐。2024年,全市农村劳动力通过粤桂劳务协作,赴广东就业人数累计达27万人次,开通专车专列110趟、“点对点”送工4525人次,有效助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去年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及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强化专项监督,压实人社部门和县(区、市)落实粤桂劳务协作政策责任,做好宣传发动、服务保障,努力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搭上专列,把暖心送工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专列上,有着相似经历的务工人员说说笑笑,一路欢快。有的带孩子,有的唠家常,还有的跟记者聊起新年的打算。

 

  “计划今年买一辆小车,可以开车带孩子去旅游。”秦杨柳满怀希望。

 

  “我就想好好工作,多攒点钱,脚踏实地向前走。”粟彩丹一脸坚定。

 

  “希望读高中的儿子能考个好大学。”龙胜县三门镇大滩村村民蒙唐志和妻子陈香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读书很争气,是他们最骄傲的事情。“为了孩子们,打工挣钱也动力十足。”

 

  在深圳打工的永福县永福镇向阳社区居民向桂连,喜欢拍摄短视频。她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自己乘坐务工专列的视频,并且写道:感谢国家的政策,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17点21分,G2961次列车驶入深圳北站的站台。一位父亲把怀里熟睡的孩子往上托了托,一位背着行囊的大姐把肩带紧了紧,更多的人涌出车厢,奔向地铁、巴士站台。大家脚步匆匆,但方向一致,那就是为了美好生活,出发!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