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个环节紧盯 逐个领域治理
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紧盯,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治理,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监管监督同向发力。深化“室组地”协作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协同监督、交叉监督等方式,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注重行业监管和执纪监督并行,构建“职能部门主抓、纪检部门推动、行业系统清查”的工作模式,如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监督检查,对资产确权移交、产权流转交易、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高发领域方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共发现并督促整改相关问题8个。2023年以来,立案查处农村集体“三资”微腐败问题28件,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2份,提出意见建议24条。
坚持严查快处,释放从严强烈信号。以点带面摸清行业性、系统性腐败规律,查处一批典型案件,以强有力的案件查办推动问题整治。如县委第二轮巡察县农业农村局时,发现9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以样品采购名义报销费用,将专项工作经费打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工作人员个人账户的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顺藤摸瓜、深挖细查,摸排出问题线索41条,对涉案县乡两级相关干部立案27人,对监管失职的时任领导干部追责问责5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8人,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在全县范围形成了强大震慑。
坚持标本兼治,巩固提升“整篇文章”。注重解决具体问题,又同步查找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不足,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通过认真分析梳理2023年以来查处的22件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案件,针对所暴露出的制度建设薄弱、风险防控机制不力等深层次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制定完善《恭城瑶族自治县财政投资评审中介机构管理及考核暂行办法》《恭城瑶族自治县国有独资企业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10余项,切实织密织牢制度的笼子、堵塞漏洞,推动“源头式”管理。(作者系恭城瑶族自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