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以整治“股长现象”为切口 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提质增效
“桂平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杨某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项目分配、评审、拨款等方面提供帮助,多次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20余万元……”日前,在桂平市直机关干部“强作风、增本领、提效能”专题培训班上,该市纪委监委有关领导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股长现象”的表象、成因及启示,为市直各机关单位相关股室负责人等800余名干部“敲警钟”。
今年以来,桂平市纪委监委紧盯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权力运行开展监督,强化反面警示震慑与正面教育引导,深入整治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人员在行政执法、审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吃拿卡要报”等“股长现象”,着力破解企业、群众办事渠道不畅等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机关形象的“中梗阻”问题,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提质增效。
该市纪委监委充分用好身边典型案例“活教材”,有针对性组织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人员参加旁听庭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今年3月,该市把市直机关单位分为有审批权限的经济部门、涉及民生的市直机关单位以及党群机关等3个类别,针对每个类别行业部门岗位特点上专题廉政党课。同时,切实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如针对在查处桂平市财政局原局长梁某某案中暴露出来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围绕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代理机构、行业监管部门等重点开展集中整治,推动有关部门健全完善防治招投标乱象的制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切实堵塞漏洞。
充分发挥派驻机构“探头”监督作用,强化日常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并落实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客户回访和服务评价等制度机制。如驻桂平市发改局纪检监察组在企业走访时,部分企业反映存在办证难、办证慢的问题,该纪检监察组将此问题列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重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推动各职能部门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形成统筹协调机制。在强有力监督推动下,目前,该市在产业园区探索推行“5+2+2+24”政务服务新模式,已为30多家企业提供审批、咨询等服务,解决问题130多个。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将深化清廉机关建设作为纠治“股长现象”作风顽疾的重要抓手,督促牵头部门深入推进有行政执法、窗口服务、项目审批权限等市直机关清廉建设,推动打造贵港级清廉机关示范单位3个、桂平市本级培育示范点11个,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桂平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