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打好监督组合拳 增强“一把手”监督实效
“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严实。从查处的案件和群众信访集中反映的问题来看,你单位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失之于‘宽、松、软’……”近日,南宁市兴宁区组织开展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落实情况考核,由该区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各乡镇(街道)、政法等部门(单位),对18名党政主要领导开展廉政谈话。谈话坚持问题导向,不留情面、直点要害,真正达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
抓住“关键少数”才能管住“绝大多数”。为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兴宁区纪委监委把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好“全周期管理”,每月向城区各级党组织发出工作提示清单、重点监督清单,推动党组织书记认真扛责、精准履职。组织开展一月一监督、述责述廉、检查考核、廉政教育、党内问责工作,结合个别谈心谈话、廉政家访等活动,将监督触角往“出事前”、“八小时以外”及“群众里”延伸。2023年以来,该区委主要领导带头与同级班子成员及下级“一把手”开展谈话、约谈148人次。推动兴宁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开展谈话、约谈500余次,开展廉政家访活动42次,督促各级“一把手”发挥头雁效应。
“工程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腐败问题高发,是我们开展‘一把手’监督关注的重点领域。”兴宁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执行“四级谈话”制度,特别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前,对领导干部开展面对面廉政教育谈话。紧紧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对住建局、发科局、交通局等18个工程建设领域重点职能部门“一把手”进行一对一廉政谈话,推动城区各部门(单位)开展廉洁教育谈话1805人次,逐级传导压力。重拳惩治工程领域谋私贪腐问题,2023年以来立案7件,处分5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其中涉及“一把手”2人。为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兴宁区组织城区各级“一把手”参加旁听庭审、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系列警示活动176场次,覆盖党员干部3952人,着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我们从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入手,持续强化‘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兴宁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已制定出台“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一把手”问题直报办法、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试行)、“三谈一访”等制度机制,为“一把手”划出履职“红线”,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为了让制度“长牙”、“带电”,2023年以来,根据监督发现问题由城区分管处级领导约谈有关部门(单位)“一把手”22人次,立案查处“一把手”7人,防止权力越位失控。(南宁市兴宁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