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大数据赋能 提升民生领域监督质效
“按照要求,所有领取高龄津贴的老人必须每半年在系统上进行生存认证。但大数据筛查发现,多名高龄老人过期未进行生存认证,反映出县民政局存在落实惠民政策打折扣、工作不严谨不细致等问题,请立即核查整改……”前不久,恭城县纪委监委运用广西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对民政部门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存在2000余名高龄老人长期未进行生存认证,导致部分高龄补贴几个月未能及时发放。
针对这一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向县民政局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及时整改。县民政局积极行动并采取入户认证等方式,两周后,全县高龄老人过期未进行生存认证数据已清零,高龄补贴全部按时足额发放,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基层监督方法途径,紧盯民生领域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等方面风险点,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督模式提升民生领域监督质效。
“线上+线下”数据比对,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今年1月,该县纪委监委驻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在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过程中,通过调阅该县乡村振兴信息系统数据与县供销合作社项目收益台账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县供销合作社于2017年至2021年期间建设了9个地头冷库项目,但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存在个别冷库“只建不用”,长期闲置成“摆设”。
随着调查的深入,该纪检监察组还发现县供销合作社在地头冷库项目申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把关不严,审核走过场,让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项目“钻空子”乘虚而入,违规领取国家支持供销系统改革和发展项目补助资金,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对相关涉事人员启动追责程序。
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将汇集整理多个单位(部门)掌握的各类监督信息,实现监督数据信息共享利用。今年以来,该县围绕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14次,立案查处3人。(恭城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