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数字化监督为清廉乡村 助力赋能
南宁市武鸣区纪委监委探索将数字化监督与清廉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构建基层监督体系,深入挖掘红廉文化,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乡风文明水平,为乡村振兴建设凝聚力量。
今年5月,武鸣区两江镇群众韦某通过“清廉武鸣”村务监督平台反映明山村保洁员劳务费自今年1月份以来均未发放到账的问题。该镇纪委收到问题反映后,第一时间找到镇乡村办相关人员谈话,了解到因今年该镇更换劳务公司工作对接不及时等原因,未能发放保洁员劳务费。随后,镇纪委督促镇乡村办及时对接劳务公司完成签订合同等手续,发放保洁员拖欠的劳务费,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
该区纪委监委积极创建“清廉武鸣”村务监督平台,以数字化监督助力清廉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利用该平台及时公示公开220个村(社区)涉及民政惠民补助、农业惠农补贴和乡村振兴实施工程等30余个项目资金发放情况,监管民生资金使用18.13亿元。探索“一单一图一环”模式,制定“小微权力”清单、绘制流程图表、构建监督闭环,梳理归纳形成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土地城建等4大类46项村级“微权力清单”并在该平台上公示公开,强化对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让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截至目前,该平台共收到群众反映事项369个,已全部受理解决。
“建立镇村两级协同监督机制,有效破解基层监督存在地域限制、熟人社会等难题。”武鸣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采用“1+N”模式,建立13个镇级监督检查协作片区,每季度对村(社区)开展全覆盖交叉监督检查,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紧盯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监督重点,及时通过该平台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对存在的重点问题由该区纪委监委提级监督,督促修订完善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源经营等制度20余项,推动问题整改196个。督促推动全城区220个村(社区)实施村级财务会计第三方委托代理工作,有效解决村级财务常见的白条报账、入账不及时等问题。
今年以来,该城区纪委监委充分运用“清廉武鸣”村务监督平台与“一卡通”系统融合比对,发现6名公职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问题,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工作提醒函5份,成功追缴资金6万余元,有效遏制基层微腐败问题。
该平台还设置了“村情概况”,让各村将清廉乡村建设特色品牌充分展示和宣传。“将红廉文化与清廉乡村建设融合建设,是太平镇清廉乡村建设的特色。庆乐村、林渌村打造了红色文化广场、李花广场,逐渐成为集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为一体的‘打卡地’。”作为荣获自治区级清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的太平镇,充分挖掘本地革命历史中的红色因子和李花中的廉洁因子,打造了一条网红打卡路线,带动当地沃柑产业、农家乐等农业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2023年以来,接收各地游客和党员干部1万余人次。该镇庆乐村、林渌村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南宁市武鸣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