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强化村级监督 护航乡村振兴
“凌书记,多亏你发现这个事,及时纠正村干部的行为,避免了我们村集体资金的损失。”近日,面对兴业县沙塘镇纪委(监察室)检查组的回访,该镇合成村村民纷纷点赞道。
原来,今年6月份,沙塘镇纪委(监察室)检查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该镇合成村村委在收取村民捐款后未按要求存入镇零户统管中心账户,并直接开支使用的问题。随即,该镇纪委(监察室)及时督促合成村委将已支付的村民捐款连同未开支使用的捐款存入沙塘镇财务零户统管账户。并向合成村委下发《关于建立完善村集体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的建议》,督促建立完善《合成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村集体资金管理和使用,该村村委负责人和报账员也分别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今年以来,兴业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精准监督,盯紧盯牢村级“小微权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为强化村级监督,该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纳入每季度政治监督清单重点内容,将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纳入“一月一专题”专项监督清单,将监督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纪委(监察室)和各派驻(出)机构,织密织实监督网。同时,积极整合村(社区)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理财小组等力量,紧盯村“三务”“三资”和村“两委”干部履职情况,以每月“一清单、一例会、一培训、一考评”的“四个一”活动推动村级监督规范化制度化。并选取4个村集体“三资”达到一定规模、资金项目较多的村(社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目前,累计开展提级监督4轮次,督促整改“小微权力”运行及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6个。
“村级财务使用管理,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为加强村级财务监督,我们通过健全资产管理明细登记簿,对农村集体‘三资’使用、开发利用和处置等情况实行动态化管理。”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积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机制,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等职能部门,深入全县各镇村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全面排查工作,强化政策指导、业务培训和日常监管,推动农村基层“小微权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助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中暴露的“三资”管理问题,该县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升级兴业县惠民资金项目大数据监督平台,督促乡村振兴职能部门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让惠民资金项目晒在“阳光”下。并利用县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开设“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将全县村一级的财务村务、项目、惠民政策等信息实时动态公开,实现村级“三资”“三务”在指尖上监督,进一步拓宽群众监督举报渠道,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效能。目前,累计收录村级“三务”数据2184条,累计访问量达37275人次。(兴业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