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以有力监督 助力“小茶叶”变身“大产业”
“邓阿姨,这次的新茶收成如何?价格还可以吧?”当前正值秋茶上市的时节,近日,兴业县纪委监委派出助企纾困组再次来到山心镇葵峰村示范区茶园,实地查看、与茶农交流了解绿茶种植收成情况。
在前段时间的“清风入企”专项监督检查中,兴业县纪委监委检查组发现由于县农业农村局对茶产业种植管理的指导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乡镇茶园企业在发展中出现茶原料较少、茶原料品质不高、茶叶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检查组随即将问题反馈至县农业农村局,要求其立行立改。事后,县农业农村局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各个茶园生产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并通过与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签订茶品种引进茶技术指导协议、组织茶艺及制茶技术培训班等方式,有效提高茶产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了“兴业茶”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年来,兴业县为重振茶产业发展,把发展茶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进行部署,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紧盯茶产业项目决策、审批、推进等全过程精准监督,护航茶产业链高效有序运转。
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将发展壮大兴业茶产业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内容,对照政治监督清单,常态化对政治监督具体任务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开展“清风入企·护航发展”专项监督,成立由领导班子带队的9个“助企纾困组”,设立驻企廉情监测点,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常态化、不定期、多轮次到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种植合作社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推动茶产业发展在县委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中落实落地。
为突出监督效能,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水利局纪检监察组主动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技推广中心、县市场监管局、山心镇纪委(监察室)等部门组成“驻组+”监督检查组,直奔茶园一线、直入茶企车间、直面茶农和企业负责人了解情况,重点紧盯茶产业发展中的茶品质质量、茶旅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资金的使用管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突出问题,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助推兴业茶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每次你们过来检查总能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现在,无论是资金拨付还是技术指导都很及时,茶产业发展越来越规范,我们村群众种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近日,面对前来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山心镇蓬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文光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围绕茶产业发展开展监督检查3轮次,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拨付用于支持兴业茶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0多万元,督促职能部门开展茶叶种植、生产技术指导等惠农助农活动6轮次,助力培育市级茶产业龙头企业1家。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茶园面积2万多亩,培育壮大了7家茶叶加工企业,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20家,年产干茶2000多吨,茶叶年产值达1.8亿元,引领带动3000多户茶农增收,户年均收入4万余元。小小的茶叶真正成为了百姓的“致富叶”。(兴业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