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北区:绘就清廉底色 擦亮为民本色
“没想到你们真的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因邻居拆除旧房导致损坏的墙体,通过调解,也修补好了,我能安心住下了。”近日,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花屋村村民李大哥对该镇纪委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直言镇纪委的“廉情联系卡”能发挥大作用,为村民解决问题。
据钦北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持续拓宽“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渠道,各镇(街道)纪(工)委印制标有镇(街道)纪(工)委负责人、廉洁工作站联系人电话以及举报二维码的“廉情联系卡”,在日常入户走访时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有需求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纪检监察干部,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来自纪委监委监督的守护。
小小的一张“廉情联系卡”,是钦北区以“清”促“治”,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钦北区围绕打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目标,坚持在乡村治理领域创新开拓,探索出一系列清廉乡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将之细化落实,确保群众诉求之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今年以来,钦北区不断创新“清廉乡村”建设载体,持续拓宽“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推动信访渠道触角向下延伸。将“三资”管理、“四议两公开”执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情况列入监督内容,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6个,推动收回资金8.2万余元。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正负清单,绘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以钦北区本土清廉文化、红色资源为依托,全面梳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冯子材、冯敏昌等名人乡贤家规家训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清廉基因,用好用活小董起义、小董联保小学堂、板城屯茂村等红色资源,系统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廉政文化体系,将名家廉政警语、处世格言、家风家训、廉洁小故事巧妙融入道路、墙壁的每一个角落,为广大干部群众搭起家门口的“学廉、思廉”阵地。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公开大接访,接访来访群众130余人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180多件,登记群众反映问题48件,并及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来访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优良作风为平陆运河钦州段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随着“公示制”“积分制”“清单制”等一系列举措纷纷落地,村级“三务”公开展示在群众眼前;326件次群众关注度高、反映集中的就学、就医、养老、居住等民生“小事”在得到答疑解惑,12件疑难复杂信访举报得到化解。
钦北区委副书记、清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冯确耀表示,清廉乡村建设是清廉广西建设的重要单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清廉乡村建设的覆盖面、影响力,充分发挥好信访举报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