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2023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周琪在该校2023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表致辞的视频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并获得了成千上万网民的点赞。视频中,周校长回忆起前不久去世的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黄令仪研究员曾说过的话“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一度哽咽落泪。
周校长提到的黄令仪老人,1936年出生在广西,那时正值日军侵华时期,襁褓中的她经历流离失所之苦,见证山河破碎之惨烈、感受民不聊生之恐慌。由此,在她心中早早地埋下了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鸿鹄之志。黄令仪心存家国情怀,担忧国家兴亡,承担国家使命,用青春与汗水一路披荆斩棘,解决我国芯片被卡脖子问题,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为中国科技崛起而拼搏一生。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大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看到了一个腾飞的民族,但也忘不了这个民族曾经遭受屈辱的历史。
1931年,在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7月7日又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俘掠、肆意妄为,强占我大好河山,杀我同胞,毁我家园,践踏民族尊严,犯下滔天罪行。华夏大地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满目疮痍,中华儿女饱受凌辱、历尽磨难。
在中华民族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各党派、各界爱国同胞,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全体同胞挺身而出、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奋勇前进、顽强抗争,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惨烈巨大的牺牲,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和平、正义、自由,展现了华夏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威武不屈的必胜信念,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英勇篇章,也孕育着伟大抗战精神。
时间,带不走永恒的伤痛;历史,也抹不掉侵略的痕迹。如今,卢沟桥的硝烟已散,中华大地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今天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并以崭新的姿态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但那段血泪、苦难与屈辱的历史,我们永志不忘。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才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才能汇聚复兴伟力,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仍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忠诚履行使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大化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