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联动发力 提升农村“三资”监督质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韦冬翔 韦聪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9日 17:20 打印

不久前,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在村集体“三资”监督检查中发现,洛西镇某村原村支书覃某2017年至2021年期间违规挪用集体资金9万余元,为村委干部、退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发放相关补助的问题线索。经初步核查属实后,立即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近年来,宜州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把村级集体“三资”监督工作列入年度重点监督事项清单,强化“室组地”联动监督,实行委领导班子带头蹲点督导、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日常监督检查、组织人员集中监督检查的“蹲点督、日常检、集中查”工作方式,融贯协同审计监督、巡察监督,以监督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着力点,聚焦“三资”管理制度执行、民主议事决策落实、“村务公开”“四议两公开”实施等情况,在发现问题上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农村“三资”监督质效。

 

把加强“三资”监督同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结合起来,该区纪委监委深挖问题线索,以精准问责推动责任落实,持续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紧盯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收益分配、履职尽责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强化监督,针对村“两委”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行使权力情况、集体“三资”管理和运行情况,深化蹲点调研督导、集中突击检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台账并及时核实、查处、办结,实现动态清零。

 

该区纪委监委充分调动、发挥村级廉情监督联络站的“前哨”监督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落实不到位、造成管理混乱、造成损失、违纪违法等问题,督促相关村(社区)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台账化、管护责任明细化、资产运营规范化。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强化协同联动,推动形成“党委政府主抓+纪检监察监督+职能部门推进”合力,坚持“抓书记、书记抓”,以上率下,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经营指导站、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办公室等重点职能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和业务指导、持续健全相关制度;各乡镇纪委加强跟踪监管,落实管理制度,推动各村委建立健全明晰的集体“三资”动态台账,并严格遵照制度使用管理,一体推进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直接责任“三落实”。(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