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强化日常监督 压实责任守牢耕地红线
“这一种植基地上建设的大棚房在上一次督查时已经责令要求进行核实和整治,为什么又一年过去了,还没有完成整改?”近日,隆安县纪委监委在开展耕地撂荒及“非农化”“非粮化”专项监督检查时,直接指出存在的问题。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去年以来,隆安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专项监督,紧盯土地利用法规政策落实、耕地种植用途管制整治、土地利用工程监管职责落实等重点方面,跟进监督、精准监督。
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隆安县纪委监委聚焦“占用耕地”“未取得合法手续”等关键问题,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对照国家、自治区下发的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开展实地核查,以突出问题导向,灵活运用蹲点式、体验式、嵌入式等方式,持续压紧压实各单位、各村耕地保护责任。“常见问题就是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种植或是长年撂荒、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隆安县纪委监委专项监督组负责人指出。
针对存在的问题,专项监督组紧盯耕地保护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着力发现并严肃查处乱占耕地背后的滥用职权、利益交换、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
“我们建立了专门的台账,对重点问题线索进行交办督办或提级查办,明确处置时限。同时,综合运用督导检查、约谈提醒、发函督办等方式,督促乡镇党委及有关职能部门把农田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到位。”隆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耕地撂荒、种粮困难等问题,隆安县纪委监委将日常监督重心向水稻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涉农保护政策倾斜,从严把好地补面积审核关,通过核实种植面积、校验申领资料、走访种粮群众等多种举措,对全县申报耕地地力补贴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截至目前,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行业主管部门已完成违法用地图斑整改110个,涉及耕地面积204.63亩,基本农田面积91.21亩。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