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故事︱滴滴清泉润民心
晨曦当空,夏日蝉鸣。一大早,宜州区纪委监委驻北牙瑶族乡二横村第一书记杨庭竹,便跟着村干部们一起前往地势最高的加铁屯走访村民用水情况。
“老李叔,家里面来水了吧?够用吗?”
“够的够的。杨书记,多亏了你们啊,咱们村有新的水源了!”李大爷拧开水龙头,乐呵呵地向大家展示自家的自来水。
看着源源不断的自来水以及李大爷脸上洋溢的笑容,杨庭竹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2022年7月,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二横村面临近四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缺水。全村唯一的地下水源地,水位日益下降,出水量越来越少。而加铁屯因所处位置地势较高,接水的管路延伸太长,一度出现了断水的情况。
杨庭竹得知后,立即组织村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对二横村19个自然屯进行摸排,发现大穴、岔洞等几个地势较高的自然屯也出现了类似问题。
于是,第一书记杨庭竹和村委主任老梁决定向北牙乡政府、区水利局申请对村里集中供水点进行升级改造,希望在水源点附近再打出一口深水井供村里群众使用。
2022年10月,在后盾单位的协助下,区水利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二横村进行现场勘查后,由专业队伍在二横村集中供水水源附近打水井。但因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水源点水位太低,根本打不出水来。群众只能靠水源点仅剩的水强撑着。2022年12月14日,二横村的水源点已经完全地干涸了,群众陷入了没水用的困境。
这可把杨庭竹急坏了。他多次奔走于乡政府、区水利局、后盾单位之间,希望能尽快帮助解决群众眼前的难关。了解情况后,宜州区水利局、北牙乡政府决定先通过送水的方式,缓解群众目前的日常用水困难。
“老梁,我们村太大,一直这样送水也不是办法。这水源点也不知道开春能不能出水,我们得想个办法把村里的供水问题彻底解决了。”二横村的供水问题成了压在他身上的一块大石头。
2022年12月16日,杨庭竹与二横村的村委干部一起研究写了一份情况汇报,向北牙瑶族乡政府、帮扶后盾单位宜州区纪委监委汇报了此事。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及时与水利局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并与水利局、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多次现场走访讨论解决的措施。最后决定根据二横村的地势特点,将19个自然屯分为三个片区,寻找新的水源打井供水。而每个片区则通过架设低压线路抽水,然后铺设管路将水引到片区内地势高的蓄水池里。
解决群众用水困难刻不容缓,说干就干。杨庭竹和村委主任老梁立即联系专业打井队,组织村委干部、村民代表跟随打井队员爬山涉水,穿梭在林里山间、田间地头寻找着每一处可能存在的水源点。然而受当地地势地貌的限制,经过两个月的苦苦寻找,四次打井都失败了。群众开始动摇,各种质疑声随之而来。
“杨书记,别折腾了。这新水源看来是找不到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杨书记,这钱不是这么花的……”
面对群众的质疑和各方面的压力,杨庭竹没有退缩,他和老梁继续跟着打井队奔跑在寻找新水源的路上。
2023年3月初的一天,在新勘测到的水源点附近,群众紧紧盯着打水的井架,满怀希望的等待着。
“快看快看,出水啦出水啦!”浓烟滚滚,机械轰鸣,伴随着阵阵欢呼声,橙色的泥浆水喷涌而出。周围的群众纷纷落下了激动的泪花。
经过数月的努力,二横村三个片区都顺利打出了水。强劲、清澈的甘泉顺着管道流进560户村民家中,给二横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民之所盼’就是我们驻村工作队努力的方向,群众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在杨庭竹的驻村日记中,他给自己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