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治区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暨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见闻
“积分+清单”驱动 数字化服务赋能
——2023年自治区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暨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见闻
广西以“311工程”(三大工程、11项核心任务)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协调联动、示范引领、培训宣传“五个强化”为工作举措,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成效有目共睹。
近日,记者随2023年自治区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暨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走进乡镇村寨,近距离观摩我区深化清廉广西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的经验和亮点。
“五有标准”激活动力 “五项清单”规范运行
“麻烦帮我换一袋洗衣液。”“我来瓶洗发水。”“可乐还有吧?”在柳州市鱼峰区白沙镇白沙村,村民拿着积分券在“爱心超市”兑换商品,大家有说有笑,现场气氛欢快。
“目前,我镇已实现‘爱心超市’全覆盖,均达到积分制推广‘五有标准’(有标准、有爱心超市、有人员、有机制、有台账)。”白沙镇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积分兑换奖励形式,该镇村民清理门前屋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积极性持续高涨,家园建设“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据介绍,为调动村民参与村事村务的积极性,鱼峰区引导各村屯成立积分“爱心超市”,建立以户为单位的积分评定机制,分别从思想政治、生产生活、家庭教育、集体活动等方面考核计分,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积分制管理,激活村民内在动力。
“针对基层小微权力‘任性’,管理服务事项不清、责任不明、监督无章可循等问题,我们建立健全‘五项清单’,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和村级组织运行,积极推进村民自治的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和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工作。”鱼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总结4个改革集成试点村(里雍镇龙团村,白沙镇王眉村、白沙村、新安村)清单制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城区各村(社区)推广清单制治理模式,进一步细化基层管理,强化乡村治理成效。
“积分制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能有效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乡村发展治理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清单制是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提高乡村治理暨清廉乡村建设效能的重要抓手。”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4月,广西已在3764个行政村推广“积分制”,覆盖率25.7%;1277个行政村推广“清单制”,覆盖率8.5%。
五大行动创新治理 N个场景提供服务
“我们率先在柳州市启动乡村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平台统称‘鱼峰乡村钉’。通过建立‘区、镇、村、组、户’五级数字治理体系平台,构建‘1+5+N’整体框架。即建立一个底座平台;搭建区、乡、村、组、户五级组织体系,创建‘数智党建、政务服务、村务管理、综合管理、智慧应急’五大行动模块;对应N个场景应用,为农村群众提供全方位数字化公共服务。”鱼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鱼峰乡村钉”已全面覆盖鱼峰区18个部门、2个镇、18个行政村、10801户,户入住率83.5%,已完成26个场景应用构建。
该城区还坚持提升“数智治理”,推动乡村治理全融合。全面理清乡村治理事项清单,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夯实社会治理数据底座,着力用数字化方式破解乡村治理中人口精准管理难、群众参与意愿弱、村集体凝聚力低和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难等四大难点,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在线化、精准化、实时化。
“数字赋能催生乡村治理硕果累累。”柳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利用“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丰富和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村民线上议事、监督高效便捷。利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村(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全市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覆盖率达到100%。开展数字党建行动,构建五级组织联动体系,全覆盖接通“党建云”终端站点,通过“一村一站,一人一册”管理模式,实现基层党员学习移动化、智能化、全媒体化。
聚焦重点突破难点 三项举措走深走实
“以清廉乡村建设引领乡村治理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部分地方和个别部门还不同程度存在‘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推进力度有待加强、工作创新存在短板、投入保障比较滞后’等问题。”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坦言,清廉乡村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
据悉,为着力解决乡村治理中“两制一化”(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运用难推广、覆盖率低的瓶颈问题,我区将采取三项举措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一是创新建立健全积分制经费来源由村集体经济投入、社会捐赠等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有效解决专职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等积分制运行保障中的瓶颈难题。二是创新编制一套具体运行流程,县级、乡镇要配套一套违规处理办法,力争做到线上线下公示公开,接受上级党委政府、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监督。三是创新将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接诉即办、村民说事、移风易俗等治理方式融入乡村治理数字化服务(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红格善治工程”一并统筹推进。
自治区清廉乡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同市、县级清廉乡村建设专责小组的督促指导,适时派出调研督导组深入各市、县(市、区)开展督导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导、协调解决。各级派驻部(厅、局)纪检监察组将持续放大监督效能,对工作措施不到位的部分地方和单位开展“回头看”督导。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