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古代清官廉吏|汤大宾:爱民如子 躬身勤事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陈谊军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9日 08:54 打印

  汤大宾(1714年—1796年),字名书,号蓉溪,清代江苏省常州府清阳湖人。历任玉环同知、山阴知县、云南澂江知府、广西浔州知府(今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兼梧州知府等。著有《应制集》《全湘忆录》《泾川文集》等。曾任乾隆《开化府志》编纂总裁。

 

尽心民事 惠及士林

 

  据道光《浔州府志》记载:汤大宾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继其赴任者帅家相于乾隆三十一年任(1766年)。由此得知,汤大宾在任广西浔州府知府四年。再据《开化府志》得知,汤大宾曾任开化府知府六年。

 

  在所任职之地,汤大宾皆爱民如子,躬身勤事,政绩显著。他注重深入了解地方民情,重视到村民群众中走访,能够全面地掌握他所任职的地方历史文化。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汤大宾为本地历史文化进行推广而尽心尽力,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重视编修志书,让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汤大宾的事迹在地方志书中有这样的记录:“练达宽和,循声懋著,一切规模,皆为备举,尽心民事,惠及士林。府志由公韧修,深合体裁,官绅士庶,至今钦仰其德”,因此,汤大宾被道光年间续修的《开化府志》作为名宦,载录事迹于史册,留名于后世。

 

致力修志 开创先河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汤大宾重视对志书的编纂,并留下了珍贵的研究成果。清代云南《开化府志》,其编纂者主要涉及乾隆《开化府志》和道光《开化府志》,这是清代西南边境地方史志中唯一专门书写安南国历史的官修志书。而清代云南乾隆《开化府志》,为云南开化地区(相当于现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砚山县大部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屏边县东部和金平县东部)的第一部地方史志,开创了当地的地方史志先河,这也是清代云南沿边府县留存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乾隆《开化府志》编纂者中分工中,总裁为知府汤大宾,监修为同知季湘,纂修为儒学教授赵震。这些分工表明,汤大宾是乾隆《开化府志》的“总策划”。

 

  作为《开化府志》的总裁,汤大宾为地方志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汤大宾等人通过苦心编修《开化府志》,既留存了开化地区珍贵的人文历史资料,也从历史文献层面存留了清代云南边疆重镇官员的涉外治边和护边理念,为我们现在深入考察清代云南边疆治理情况提供了珍贵文献材料。

 

政绩显著 济贫扶孤

 

  《江苏艺文志·常州卷》记载,汤大宾在从政期间,多次赈灾、平狱、修葺郡学,助寒士读,政绩显著。由此可见,在从政过程中,汤大宾关心民情,伸张正义,用心于尊师重教,是难得的贤能之官。

 

  50岁后,因为母亲逝世,汤大宾按照清朝律例辞官归乡守孝。回到家乡后,他在村中积极倡导济贫扶孤等善事,赢得乡人的称赞。清道光武进《汤氏家乘》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岁次丁酉中秋前五日,汤大宾作《增修族谱序》,其中,寄托了他对后辈积极从善、努力治学、报效国家、弘扬美德的期待。(贵港市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周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