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亮剑”土地领域问题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不久前,巴马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县巴马镇巴廖村那伍屯的耕地堆放着木头、砂石,经过核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乱占用耕地问题。随即向该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镇政府等职能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立行立改。近日,督查组来到那伍屯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时,该地块已经恢复耕种,一排排玉米苗正在茁壮成长。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情况列入监督工作重要内容,以土地利用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持续紧盯土地利用法规政策落实、耕地种植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工程监督职责落实等情况,严查土地领域不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等问题,让良田回归粮田 。
该县纪委监委构建“室组地”联动机制,坚持“销号式”清单管理,以“日交办反馈、周对账督促、月例会推进”的制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要求属地乡镇和职能部门明确责任人员、整改举措、完成期限。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通报监督情况等方式,分析研判全县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发现并严肃查处乱占耕地背后滥用职权、利益交换、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坚决守牢耕地红线。
在强化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还从信访举报、职能部门反映问题线索等方面积极作为,主动出击。2022年10月,该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该县燕洞镇洪晚村巴常屯有农户私挖耕地建设池塘养殖牛蛙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经过实地核查后,集体约谈该县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督促其坚决扛起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开展整改工作,恢复耕地,并举一反三,排查其他乡镇是否存此类问题。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还不定期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良田“粮”用,惠泽三农。
针对耕地保护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特点,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系统施治的长效机制。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监督发现全县存在撂荒耕地存量较多、涉及面较广的问题,除了现场督促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外,还推动该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巴马瑶族自治县耕地撂荒治理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各乡镇对现存的撂荒耕地逐块分析撂荒原因和撂荒类型,一地一策制定妥善利用撂荒耕地方案,并开展耕地保护法规宣传,引导农户树立保护耕地安全意识,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自开展土地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监督检查36轮次,处置问题线索14条,立案3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人。(巴马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阙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