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札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预约不断
根据本月工作计划,昨天,我打开文件盒,把梧州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讲解工作规程找出来重新学习熟悉,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即将重新开放作“最后冲刺”。
今年3月初,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设在梧州监狱的梧州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已具备重新对外开放的条件。随即,我和同事们就紧锣密鼓地为基地重新开放做有关准备工作。
梧州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由我所在的市纪委监委宣传部与监狱纪委共同负责管理,大家分工协作,为前来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单位提供服务。具体工作中,我感到作为警示教育基地管理部门,既要做好服务工作,又要注意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些党员干部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警示教育的效果。工作中,我记得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市直某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参观完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典型案例展厅后,该单位联络员按照参观流程,召集全体人员到监区大门前集中列队,由监狱工作人员宣布进入监区接受警示教育的纪律和注意事项。
此时,有位党员干部向联络员提出“不想进监区”,联络员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接连问了好几次,他都不肯开口说话。在一旁观察的监狱工作人员走过来,贴着他的耳朵小声地说着什么,这人听了连连点头。
活动结束后,我和同事当即向监狱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原来,监狱工作人员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判断,那位“临时变卦”不愿意进监区参加警示教育活动的干部,很有可能存在某种不必要的“忌讳”心理。对此,这位监狱工作人员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单位安排的警示教育活动,这是对我们的关心爱护,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能有机会进监区接受教育是好事,这没有什么好忌讳的,没有这个机会那才可悲呢。”
随即,我和同事们对这种存在“忌讳”进监区接受警示教育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大家认为对这个问题要重视,因为这种“忌讳”心理本质上是对纪法不敬畏的表现,本身就是警示教育要解决的一种思想问题。很快,我们就向单位提出加强和改进警示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得到采纳。随后,有关单位在预约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时,我们要求对方在组织党员干部来基地参观前,要向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强调警示教育的重要性,珍惜到监区参加警示教育的宝贵机会,并从反面典型身上汲取教训,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此后,我们在工作中再也没有遇到这种“临时变卦”的参观人员了。
梧州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七年多,已接待本市党员干部150多批次近10000人前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今年5月初以来,电话预约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的单位,已超过了20家。(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