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找准锚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护航乡村振兴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费柳洁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3日 16:21 打印

  “你们这个合作社的账户开支登记不及时,还有你们从钦州那边购买苗木的发票也还没有入账……”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组成调研组,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面到该县栗木镇上灌村合胜果蔬种植合作社五指毛桃中草药示范园开展调研,发现该合作社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合作社收支情况不明晰,存在廉政风险。


  针对合作社经营的特点,调研组及时制定调研问题反馈清单,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栗木镇纪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对上灌村村“两委”干部开展廉政提醒谈话,督促其摸清财务管理薄弱点,及时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并将问题反馈至该镇分管村集体经济的相关部门,督促其积极履行职能职责,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合作社相关问题。同时,栗木镇纪委将“问题清单”纳入日常监督进行跟踪督办,推动限期完成整改任务。目前,该镇已安排财务专人指导合作社提升集体经济资金使用及管理等业务知识,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堵塞风险漏洞。


  今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探索运用“1个纪检监察室+3个乡镇纪委+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协同机制,由党风政风监督室联合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统筹确定产业发展、政策资金、乡风文明、村务监督、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监督项目研究课题15个,在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乡村振兴是一项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工作。今年3月,调研小组聚焦领域治理,深入乡镇田间地头了解真实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案卷资料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发现莲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2014年到2020年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报销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经费较高,7年共支出23万余元,存在廉政风险隐患。


  根据调研发现的疑点,该县纪委监委立即组织调研组成员分析研判,循线摸瓜、深挖细查,发现多个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分管领导、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在申报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经费过程中,存在虚报冒领、违规报账等问题。目前,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对违规领取农产品检测经费问题立案20余件,涉及9个乡镇、40余名领导干部,涉案金额达80余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调查中。


  该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容易出现廉政风险的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式,以重点监督为抓手,找准小切口、抓实小专项的工作思路适时开展调查研究,以点带面,多维度多领域综合施策。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监督检查43次,排查乡村振兴项目124个,涉及资金6500多万元;处置问题线索22条,查处问题3个,立案7件,全力深化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治理成效。(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周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