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故事丨搭起群众“连心路”
“这几天连续下雨,多亏了黄书记帮我们修建了这条新路,现在小孩上学、运输养鸡饲料都不怕被耽误了!”近日,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丰防村第一书记黄雪莲途经丰防村通往各烟村新硬化路时,该村村民梁宝热情地向她打招呼,她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2021年的夏天……
“这个小姑娘,连我们说的话都听不懂,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困难?”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派驻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丰防村第一书记黄雪莲到岗后,便开始了遍访群众、摸排收集村情民意的工作。由于她年纪轻又听不懂当地的瑶话,所以村民对她不太信任,工作阻力更大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黄雪莲心里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语言不通,她就邀请村“两委”干部做翻译。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全村的遍访工作。
“雪莲书记,听叔一句劝,你还是从其他最基础的事情慢慢开始做起吧。”在遍访群众期间,黄雪莲发现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位于乐里镇百市屯的水漫桥,作为村里往返县城的必经之路,每逢大雨就常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但当她决定想要找办法解决这一难题时,村支书却让她“打消念头”,说这座水漫桥早已是“老大难”问题。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自身职责所在,黄雪莲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好这座桥多年遗留下来的出行难问题,除了能够证明自己,还是获取群众信任的一个好机会。
说干就干。黄雪莲组织村“两委”干部认真研究、全面了解这座桥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多次实地查看核实相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发现这座水漫桥不在本村地界,情况十分复杂,而且重建一座大桥造价成本很高,实施起来也非常困难,她忽然之间明白了当初村支书“劝阻”自己的原因。
群众的困难,再难也要解决,必须“一竿子插到底”,绝不退缩!于是,黄雪莲一边广泛收集周边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向县、乡党委和政府寻求帮助,在反复调研、综合考量后,她认为从相邻的各烟村新开一条路的方法,不仅极大降低施工成本,彻底解决水漫桥导致的群众出行难问题,还能大大减少周边3个村的群众往返县城的路程和时间。
这一实施方案得以敲定后,黄雪莲便积极与后盾单位汇报情况,得到支持后,同步跟多个部门协调沟通。最终,成功申请到了深圳光明区粤桂帮扶资金121万元用于新建道路。
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兴奋不已的黄雪莲更是铆足干劲,在道路施工前,她有序地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初步设计,施工过程中多次实地查看施工进度、对比研究施工图纸、多次向施工队提出质量要求,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
2022年3月,这条路终于开通。通车当天,村民们纷纷自发提上自家熏烤的腊肉、种植的蔬菜瓜果来到村委,向黄雪莲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在婉拒群众心意的同时,过往的心酸和复杂情绪一下子涌上了她的心头,不禁热泪盈眶,感到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了。
“我们的工作归根结底是要让群众生活更美好,这条路便是我们与丰防村民们心灵相通、彼此依靠、共同奋斗的最美好见证!”看见满载着农产品的车辆和洋溢着幸福笑脸的群众经过此路时,黄雪莲坚信,只要用心用情“撸起袖子加油干”,乡村振兴的“蓝图”必能如期绘就。(田林县纪委监委)
编辑:周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