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见其人”绘好干部“政治画像”
“政治画像”是政治监督的具体化措施,是政治生态风险的“天气预报”,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要善于绘制干部“政治画像”,力求精准,“虚”像“实”画,避免“粗看谁都像,细看不像谁”,客观真实掌握政治生态全貌,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检查、线索处置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观其表,识其形,勾勒整体轮廓
让政治画像“五官样貌”传神,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日常监督中要多角度开展监督调研,善用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观察班子及成员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表现,了解领导班子作风及运行情况、干部规范履职情况、履行主体责任情况、选人用人情况、支持配合纪检监察工作情况等有关情况。重点发现是否存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打折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时有偏差等问题。及时汇总梳理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通过摸清底数,掌握整体表现,抓住人物特点,全方位、立体式对政治生态进行初步研判,精准构图,绘点连线成面,勾勒出棱角分明的“五官”轮廓。
听其言,识其心,深入刻画主体
“言”为心声,听其语言而观察其心。要善听心声,首先要近距离接触领导干部,在参加会议、调研座谈、个别访谈时听其言谈在是否熟知党章党规,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坚定政治立场;是否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注意与其沟通交流,开展谈心谈话,听其思想状况、谈观点看法、读内心世界,听出话外之音、言外之意,透过干部潜意识挖掘最深层的思想特征。注意听取党组织对干部政治表现、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工作作风等情况的评价意见。注意听取领导、同事、下属等共事人员的意见,注意倾听群众的声音,从街谈巷议、乡语口碑中掌握民意。从不同维度了解干部的心理和思想状况,精准识别其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行高低,对“画像”进行深入细致刻画。
察其行,知其志,精准描绘上色
“行”为志表,观其行而知其志,通过干部的行为表现绘秋毫。要聚焦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应急处突等一线,从具体的工作安排、推进、督办、完成中去看干部的宗旨意识、全局观念、应对能力、担当精神,看有没有在紧要关头打退堂鼓,在吹响冲锋号时临阵退缩的“逃兵”。定期收集汇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通报批评、位次排名、党委政府督查督办事项办理情况、媒体曝光等正负面事项,了解掌握干部哪里表现好、哪里表现差。多角度考察“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多找“他服务的”“他身边的”知情人了解八小时以外生活状况、业余爱好和家庭情况。结合节日期间“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掌握干部工作、生活、社交中的综合表现,抓住能够真实反映干部的每个细节,总结出干部的优缺点,对“画像”进行深加工着色。
析其里,看其质,反复精雕细磨
对从各个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甄别,去伪存真,比较分析,了解干部的内在政治品质,对“画像”进行精心打磨。要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以小见大、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捕捉“闪光点”。要坚持把“一时”与“一贯”、“显绩”和“潜绩”结合起来,研判干部的政治素质、现实表现。针对有问题苗头的干部,采取延伸监督方式深入了解、甄别、研判。对政治表现负面情形比较突出的问题,采取专项调查等方式,把情况找准核实。要让数据说话、用实绩作证、靠事例支撑,防止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发现的问题,要客观真实反映在干部“政治画像”上,切忌过分“美颜”,导致画像失真。坚持日常研判和专项研判相结合,抓住重要行为特征和关联信息进行反复比较,对干部政治素质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切实提升干部政治表现的辨识度,使干部政治画像栩栩如生。( 驻北海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
编辑:廖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