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丨“动态”误工补助
“刘某某明明早已外出务工,却还签字领取村民会议误工补助金。”去年5月,一封举报信投递到我所在的城厢镇纪委,线索指向镇辖弄楠村的一名农村党员。
参加村“两委”各类会议的农民,可以领取误工伙食补助金,这是保障村民利益、激发村民积极参与本村事务的好政策,决不能在落实中走偏走歪。作为乡镇纪委书记,我和镇纪委的小梁立即来到弄楠村开展调查。
我们找到弄楠村党支部书记马某某,要求查阅2022年以来的会议记录和村民误工补助金台账。在“伙食补助报账单”上,我们找到了刘某某的2次签领记录,金额分别是50元、40元。
“有的时候会议开的时间长、耽误工时多,所以多补10元。”马某某接过两张报账单解释道。
仔细对照会议记录和报账单,我们发现补助金额是“动态”调整的,有的会议40元,有的50元,有的80元。按照马某某的说法,这样按会议时长来定补助金额的做法很“贴心”。
我记录下领取误工补助金的所有村民姓名,准备开展入户走访核查,查证这样的“动态”发放是否属实时,村支书马某某意识到纸就要包不住火,连忙拦住我们,道出了真相。
原来,弄楠村为了套取资金来抵偿其他运转支出,村“两委”讨论决定,在每次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在单据上签字后,直接领取40元现金,具体金额留空。村报账员根据会议时长,在留空处填写40至80元不等的金额,经马某某审核同意后交到镇财政所报账。
“刘某某确实外出务工了,他的两次领取记录是我虚报的,其他村民们领到手的全都是40元,多报的部分已经抵偿村委其他支出了。”马某某主动坦白交代。
“村级组织运转有专项办公经费,有制度、有保障,这种表面‘动态’发放,实际是伪造会计凭证套取补助资金的做法明显违纪。”我指出问题所在。
经查明,弄楠村在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期间的20次村级会议中多报或虚报误工补助金6130元。随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马某某因负有直接责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结案后,我将此案在全镇村“两委”工作会议上通报曝光,要求各村“两委”以案为鉴,针对村级组织办公经费运转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整改存在问题,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那坡县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