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畅通企业诉求绿色通道 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河池市纪委监委信访室接到企业反映称,申请了三个月的排污许可证迟迟办不下来,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河池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室组联动”监督模式,由第二监督检查室、党风政风监督室、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开展相关调查核实工作。
经调查了解,河池市某企业在办理排污许可证审批时,因某行政审批部门人员变动、新到岗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对政策执行把握不准导致许可证迟迟未获批。该市纪委监委在获悉情况后,立即约谈提醒该行政审批部门负责人,督促其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该行政审批部门立行立改,改进工作作风,依规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当天下午排污许可证即审批通过。
“我们紧盯‘办不成事’窗口,深入企业一线,听取企业家的声音,把企业关心关注、影响营商环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的靶心,强化监督执纪力度,推动问题解决。”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针对个别市直职能部门、县(区)和党员干部在服务联系企业过程中存在的漠视企业诉求、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企业反映“外地办得成、河池办不成,外地办得快、河池办得慢”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工作联席会、专题调度会等方式,跟进监督、统筹推动并着力查处问题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营商环境如何,企业有最直接的感受。该市纪委监委建立反映损害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接收处置绿色通道,对涉企问题线索及时分办、优先处置;对“企业办不成、督办即办成”的问题,第一时间约谈政审批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督促相关单位举一反三、以案促改,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着力纠治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党员干部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善成事,推动问题彻底整改。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每月定期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置“纪委监督岗”,用好损害企业利益问题快速查办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纪检监察“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据了解,今年来该市纪委监委收到企业“办不成事”诉求52条,通过对26个企业(项目)实地查访,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15次,共受理解决企业反映的奖补政策兑现不到位、行政审批办理速度慢、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等诉求33件。(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