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故事丨真心帮扶筑梦未来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韦睿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5日 18:12 打印

  天蒙蒙亮,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塘房村兴朝屯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中。王权夫妇起了个大早,忙着到地里护理甘蔗。勤劳、努力、拼搏,是我联系王权一家以来最深的印象。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出路在教育,希望在孩子。“如果不给孩子们读书,他们会像我一样困在大山里出不去,我不希望孩子们走我的老路。”王权一家有三个孩子,和一些村民的想法不同,王权始终认为,三个孩子不上学就没有出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读书。2013年,王权一家在精准识别中被确定为贫困户。“我其实并不愿意戴上贫困户的‘帽子’,但是全村人都知道我家的实际情况,村干部也说教育问题是头等大事,必须解决。”王权说。

 

  之后,王权承包了村里的20多亩田地种植稻谷,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2015年,他家得到了危房改造指标,把旧房推倒,建起了两层新楼房,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于当年成功申请了脱贫。

 

  然而,困难接踵而来。2017年,王权大儿子王锐以高于一本线的成绩考上了广西大学,小女儿王秀邱和王秀冯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高昂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成为摆在这家人眼前的一道难题。

 

  王权一家的困难大家看在眼里。2017年,在精准扶贫“回头看”中,王权一家因学返贫。

 

  “当贫困户虽然不光荣,但是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再次脱贫的。”我了解王权家的情况后,积极鼓励王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往前看,用勤劳和智慧摆脱困境。

 

  甘蔗属于“短平快”项目,投入低,收益高,也是塘房村的特色产业。在我的政策宣传下,王权最终决定发展甘蔗产业。

 

  要想通过甘蔗赚钱,就一定要科学化的种植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我开始帮助王权申请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甘蔗种植培训班,刚开始的选种、施肥到后期管理,王权都一一向技术人员请教,认真钻研种植技术,全身心投入种植产业中去。通过勤奋和努力,他种植的甘蔗有了可观的收获,15亩甘蔗每年为他带来7万元的收入。

 

  同时,为了缓解王权孩子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我积极向教育部门咨询了解相关教育帮扶政策,帮助王锐申请雨露计划、助学贷款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入学补助,帮助王秀邱和王秀冯申请高中免学杂费和助学金,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家人的不懈努力奋斗,2019年,王权一家双喜临门,不仅王权的两个女儿考上了大学,他们一家年稳定人均纯收入也远远超过脱贫标准,再次顺利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作为王权一家的帮扶干部,看着自己的帮扶成果,我也打心底为他们一家来之不易的幸福感到由衷的高兴。

 

  “现在三个孩子上大学都享受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教育帮扶政策,说到底,现在的生活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等孩子们读完书了,我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王权说,今后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拼,把农业生产搞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