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责任田” 护航粮食安全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多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并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彰显了党中央清除粮食购销领域“硕鼠”“蠹虫”的决心,持续释放加强整治“靠粮吃粮”等腐败问题的强烈信号。
纵古观今,中国人民一直对粮食安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从《论积贮疏》中的“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到新中国成立后“以粮为纲”“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本方针,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无一不凸显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如今面对百年变局与疫情交织的大战大考,“中国饭碗”的重要性愈加彰显。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应砥砺深耕“责任田”,绷紧思想之弦,织密监管之网,将护航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监督事项,让国人牢牢将饭碗端稳在自己手中。
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当立“萤窗雪案”之志。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储备、流通和监测、监管、考核等作出重要部署,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带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度的理论清醒筑牢信仰之基。纪检监察干部要通过加强学习,内修忠诚干净担当,外修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贯穿整个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党的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落细。
夯实执政为民服务理念,当尽“颗粒归仓”之责。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涉粮腐败和作风问题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从严整治群众身边涉粮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厚植党的执政根基。要加强对落实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监督,严肃整治粮食收购中损害农民利益,打白条、卖粮难、压级压价等问题。要紧盯粮食收储、销售、轮换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整治“转圈粮”、“以陈顶新”和“出库难”问题。要压实责任、加强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严肃整治落实涉粮政策和措施缩水走样的问题。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向粮食购销领域的“蝇贪蚁腐”亮剑,营造粮食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深化涉粮问题系统治理,当布“积谷防饥”之局。《名贤集》有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仍要保持危机意识。粮食安全是与粮食产业完整性、链条紧密性、结构合理性密切相关的一项系统工程,纪检监察机关要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紧紧围绕监督惩治、深度治理和固本培元的工作链条,一体推进“三不腐”。加强全链条数据分析与精准引导,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完善会商研判、数据分析、信息发布机制,做到“耳聪目明”、见微知著、精准施策。从查办案件入手,深入剖析、查找根源,加强粮食系统警示教育,通报曝光典型案例,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主管监管部门、粮食购销企业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都安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