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精准监督 推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目前,全乡共聘请各类保洁员56名,同时配备卫生监督网格员43名,配置分类垃圾(桶、箱)223个,配备垃圾收集运输车辆11台,建成乡级垃圾转运站1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近日,象州县水晶乡纪委到该乡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督查“回头看”时,该中心负责人介绍。
此前,象州县监察委员会派出水晶乡监察办公室、乡纪委联合乡人大组成工作组,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对全乡辖区内八个村委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发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工作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转运不及时、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共性问题。在梳理和分析后,向该乡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发出关于推进辖区内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纪检监察建议。
该乡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收到建议书后,高度重视,认真对照纪检监察建议中所发现的问题和监察建议做好整改,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完善体系建设、开展分类减量等举措,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取缔敞口垃圾池60余个,清除存量垃圾300余吨,整治完成率达到100%,乡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提升。
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象州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首要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为监督重点,注重发挥基层监督力量,将监督“探头”下沉到村、社区一线,采取“四不两直”、蹲点督导、组织谈话、调阅资料、走访调研等方式,摸清底数,梳理问题,通过精准“对症开方”,压实部门责任,推动问题整改,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针对农民思想意识和参与率不高以及农村垃圾分类困难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探索“两次四分法”的垃圾分类模式,同时在马旦村开展了全域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采购农户分类垃圾桶20套80个,建成村级沤肥池6处,让群众享受到实惠,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坚持边整边治边建,对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机制梗阻,督促有关单位健全规章,完善制度,推动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监管和治理机制。”象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不健全,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全域覆盖的链条式管理体系,以精准高质量的监督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象州县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