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涵养廉洁文化
“‘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那么,陆绩为何会收藏这样一块其貌不扬的巨石?又为何不远千里将其从郁林运到苏州呢?事情还要从陆绩出任郁林太守说起……”在贵港市港南区廉政文化基地,讲解员每天都为参观者讲述陆绩的清廉故事。
陆绩担任郁林太守时廉洁自律,大力发展生产,给后人留下了橘井(又名“陆公井”)和廉石。甘甜的井水象征他的勤政为民,廉石表明他的清廉高洁。陆绩登船还乡时,当地百姓自发来到码头挥泪送别。现在郁江南岸的南江社区一带,随处可见许多和廉石相仿的石头。
用一块“廉石”讲好“廉”故事,贵港市挖掘三国时期太守陆绩的清廉事迹,打造廉石码头、陆公井等文化景点。以“廉石压舱”故事为题材,港南区还创作大型话剧《压舱石》,大力宣传陆绩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事迹,树立鲜明的价值取向,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
在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港南区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充分利用革命纪念馆、党史馆等平台开展红色教育,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和进家庭。
在港南区桥圩镇震华村谭岭屯,一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砖瓦结构大合院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广西早期共产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谭寿林的故居,也是港南区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为了更生动地还原谭寿林先烈的英勇事迹,港南区创作大型话剧《谭寿林》,邀请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广西优秀青年演员参演。话剧首演当晚网络直播观众达33.1万人次,3场连续演出均获群众积极反响,好评如潮。
党员干部到谭寿林史迹陈列馆参观。 贵港市港南区委组织部供图
港南区各级党组织通过集中轮训、专题研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到谭寿林故居、谭寿林史迹陈列馆等地参观学习,深切感受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理想大于天的爱国情怀和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在谭寿林史迹陈列馆前,参观者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大厅前的二维码,就能弹出“打卡红色教育基地”的登录页面。2022年5月,这个小程序在布山党旗红微信公众号上线,构筑起线上线下的学习阵地。目前,参与打卡的党员群众累计超过5万人次。
“听了这些廉洁家风的故事,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要做到问廉于民、守廉于心、践廉于行,守住廉洁防线、筑牢廉洁后墙。”在新塘镇山边书舫“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一场主题党日活动正在举行,港南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陆赤锋如是说。
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设在新塘镇山边村旅游区的观光船上,以此打造“阅读+旅游”的新模式。体验区内设置了图书陈列区、阅读交流区、休闲互动区,配置红色书籍、党建读物等约6000册,在给广大读者提供舒适阅读环境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成为助力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
港南区通过讲好身边廉洁故事、宣传身边勤廉典型,切实提升廉洁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促使红色资源涵养清廉文化,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有方向、做事有动力。2022年,港南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均排名全市第一,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