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以村规民约助推清廉乡村建设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杜菲菲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6日 16:06 打印

  “进士村,四进士,传耕读,传家风;廉为官,世代传,清廉村,人称颂……”在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高山村,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高山村村规民约三字经”让人回味无穷。当地村民将倡导优良家风、勤廉品质、和谐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并编制成“三字经”口耳相传,不仅让大家看得懂、讲得出、易践行,还营造了崇尚廉洁的良好社会风尚。

 

  近年来,玉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过程中,引导各地在完善修订村规民约中凸显廉洁元素,以村规民约“软制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知廉学廉、倡廉守廉的源头活水。

 

  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该市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征选活动,评选产生2022年度全市十佳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涵盖爱党爱国爱家、崇廉尚洁、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采取对仗、押韵、三字经、顺口溜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展陈在村(社区)宣传栏、广场、家风馆、古祠堂古民居内,让文明新风、廉洁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以村规民约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移风易俗,释放乡村治理‛大能量’。”玉林市福绵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该区成均镇安田村率先制定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对村民办理红白喜事宴席报备审批、宴席规格、随礼金额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引导村民树立戒奢从简的思想观念。目前,福绵区成立“红白理事服务中心”12个,按村委主导、村级纪检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主导+监督”模式,督促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自觉抵制奢靡之风、攀比之风,狠刹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不良风气,婚丧嫁娶平均花费下降超过六成。

 

  “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博白县水鸣镇平江村把“政治纪律”写进村规民约,教育村两委干部在基层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乡村廉不廉,干部是关键。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积极发挥村规民约“软制度”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织密监督网络,加强基层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围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金项目“四公开”、农村“三资”“一卡通”管理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健全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村“两委”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通过开展廉政宣讲、重要节点提醒教育、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等方式加强村“两委”干部纪律作风教育,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经常性开展廉政约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玉林市纪委监委 )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