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札记|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
日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方案》,方案强调要深化研究、解决问题、督查回访等要求,这为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方法。
“文以载道,以用为贵。”调查研究的目的重在运用,关键在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来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才是调研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要杜绝“虎头蛇尾”、“一调了之”问题,进一步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真正发挥以研资政、以研辅政的作用。
要深化研究寻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指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效”就是要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做到出实招,见实效。调查是基础,功夫在研究,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把握特点和规律,得出有价值的正确结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推动工作开展的良策。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全面遴选建议可行、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优秀调研成果,分门别类建立“金点子”数据库,通过严格决策程序,让好的建议对策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
要拓展路径促转化。促进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服务大局、紧贴实际、择优转化、应转尽转”原则,务求将有价值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建立健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将调研成果中可推广、可复制的好建议充分吸纳到支部行动学习、工作报告、干部培训中,转化为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办法。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落实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等,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制度机制、立项新的调研课题等方式,将成功做法经验化、分散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实现“调、研、用”良性循环。
要督导考评求实效。《关于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加强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只有通过督导考评,才能避免调研成果转化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成立调研成果转化督导小组,通过召开例会、查阅资料清单、实地察看等方式,及时掌握调研成果转化进度,督促责任单位抓好落实、定期反馈。要将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组织开展“调研成果转化”考评活动、依据成果转化程度、领导批示分量、群众反馈意见和推动工作力度等方面进行考评,激发调研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