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一线监督让“撂荒地”变身“良田地”
近日,容县纪检监察干部到该县容州镇大明村蹲点回访撂荒地复耕复种情况,大明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柱明表示,现在土地转租给种粮大户搞连片种植,既解决了撂荒问题,又增加了村民收入,群众对此很是满意。
今年2月,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容州镇大明村开展走访调研时了解到,该村有20余亩的撂荒地,由于地处公路两旁,灌溉设施不完善,加上大家干农活积极性不足,这片地长期处于撂荒状态。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共同商议解决办法。该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制定措施方案,层层落实,引水灌溉难题很快得到解决,村两委也积极引导农户对撂荒地的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给农业企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等承包种植,“撂荒地”变身“良田地”。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容县纪委监委持续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把监督推动闲置土地复耕复种作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加强“室组地”协同联动监督,紧扣农村土地流转、乡村振兴发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下沉式监督,压紧压实各镇村和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护航粮食安全。
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该县纪委监委把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作为常态化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会同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个别访谈等方式,重点核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过程中相关政策是否宣传到位、复耕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复耕措施是否具体有效等问题。对于监督检查发现的群众种植撂荒地意愿不高等问题,督促相关镇村和职能部门通过召开板凳会、利用村级小喇叭、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有关耕地地力保护、粮食安全、撂荒地整治等内容,提高农民群众对撂荒地专项整治的认识和自主复耕复种的积极性。2022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开展监督检查5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0余个,推动全县累计复耕复种撂荒地11000余亩,复耕率达90.42%。
充分发挥派驻机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把撂荒地整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联合驻在部门深入各镇村开展实地调研和靠前监督,精准掌握全县撂荒地底数,了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与技术指导、耕地“非粮化”整治等情况。针对调研走访发现的因缺乏技术指导而导致耕地撂荒的现象,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派出农业技术专业人员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并组织志愿服务队到镇村开展技术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种植业培训6期,培训人数达500人次。
充分发挥监督“前哨”作用。该县各镇纪委和各村村级纪检委员充分发挥监督职责作用,深入各镇村实地监督检查撂荒地摸排登记统计、土地流转用途及手续办理、宣传动员等情况,并到农业生产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耕地耕种现状等情况。针对监督发现的部分村“两委”干部对耕地撂荒底数不明等问题,通过谈心谈话、通报批评等方式,督促各片村干部切实担起责任,对撂荒土地进行全覆盖式排查,完善撂荒地信息台账,采取分类施策整治。对撂荒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弄虚作假等问题,坚持从严从快查处,为春耕生产、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容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