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倒在“江湖义气”之下的局长
“朋友之间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这个度在哪,我就没把握好。”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覃献生在接受采访时,深刻剖析了自己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原因。
2022年3月,覃献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当年9月,覃献生因犯受贿罪、贪污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
在日常生活中,覃献生特别讲“义气”,兄弟、朋友有困难,只要找到他,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他一定“鼎力相助”。但他却把这些“江湖义气”“哥们义气”也带到了工作中,对待那些不怀好意的“兄弟”“朋友”,只讲感情不讲党性原则,只讲“义气”而不设底线,更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亲清不分,甘于被“围猎”,最终走上了违纪违法的深渊。
一句“狠话” 让他开启贪腐之门
大学毕业后,覃献生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勤勤恳恳,遵纪守法。但随着职务的升迁,他忽视了党性的修养、纪法的学习,以至于处在违纪违法的边缘,却浑然不知。
2009年,覃献生担任河池市交通局副局长期间,受朋友陈某请托,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向县交通局协调等方式,为陈某老家村级道路建设提前纳入修建规划提供帮助。在覃献生看来,村级道路的修建最终都要全覆盖,只是早晚的事,提前安排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并没在意。
为感谢覃献生的帮助,2012年上半年,陈某得知覃献生要出差,便在其出差的路上等候,将10万元感谢费送给覃献生。第一次面对10万元现金,覃献生内心矛盾不已,一再拒绝,但就因为陈某的一句“狠话”:“老哥,你不收,就是不讲义气,这个朋友就不做了。”思来想去,覃献生最终还是收下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大额赃款。
担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后,覃献生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员越来越多,在面对小恩小惠、糖衣炮弹的攻击时,他的讲“义气”使他经常分辨不清底线。长此以往,覃献生理想信念逐步动摇蜕变,滋生了贪念,以至于以朋友义气、人情往来为借口,麻痹自己,掩饰自己的贪腐之心,一次次触碰纪法红线。
一个“知己”让他掉进“围猎”之坑
担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一些老板和朋友尝试着给覃献生送大额钱款,除了几个“好朋友”送的大额钱款之外,其他人送的大都被他拒绝了。但对于手表、小礼品、小额现金,以及逢年过节的“慰问品”,覃献生便以“人情往来”为借口欣然接受。想与覃献生搞好关系的人也就心知肚明了,开始频繁地用宴请、小恩小惠对其进行“围猎”,施以“温水煮蛙”之策。
“日常的一些接待,包括宴请及日常的互通有无等这种礼尚往来,更容易接近一些。”某企业老总郝某说。郝某及其公司利用7年的“礼尚往来”与覃献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覃献生也把郝某当成“知己”。覃献生收受的大部分违纪违法款,也都是郝某及其公司、身边人送的。
7年交往时间里,郝某本人或代表其公司送礼拜访、宴请覃献生,覃献生到哪出差、旅游也都告知郝某,郝某也必“服务”到位。当郝某从原公司跳槽至其他公司后,为帮助“好朋友”新就职的公司出业绩,覃献生就协同他人违规修改标书,创造条件让郝某中标某项目建设,郝某对这位“好朋友”也毫不吝啬,给予其300余万元好处费。覃献生就这样自然而然就掉入了这位所谓“知己”设置的“围猎”之坑。
一个项目让他倒在“义气”之下
郝某的公司中标后,覃献生并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管理和建设上,而是用信任代替监督,放松对郝某所在公司履约情况的监督,出现了项目层层转包的情况,进而出现项目工程质量问题,有些工程甚至无法使用。
覃献生还将项目交给自己信任的下属黄某和市生态环境局下属某公司管理,赋予黄某对该项目请款、验收审批的权力,不仅方便了下属公司与施工单位夺利,还给黄某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上百万元私利提供可乘之机。
“我很相信这个人,没想到,就给那么一点点权利,就用我的名义、局里的名义,监守自盗。”覃献生在得知黄某的违纪违法事实后感叹道。由于“江湖义气”,覃献生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职,用信任代替监督,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工程转包、偷工减料、未按照工程进度付款等诸多问题,导致一些民心工程变成一个“堵心”工程,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一份保证让他彻底迷失归路
2018年,河池市纪委监委陆续收到反映关于覃献生等人违纪违法问题的信访举报,并依规依纪对所反映的问题展开核查。经核查,反映的部分问题属实,但广大干部对覃献生的评价较好,其本人工作也很积极主动,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主动争取了近10亿元的项目资金来努力改善河池市生态环境,并取得良好成效。
2019年2月,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市纪委监委对覃献生进行谈话提醒,并给其机会主动交代违纪违法问题。但当时的覃献生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多年以来的行为都是违纪违法行为,自认为所有的礼品、礼金以及好处费都是“朋友”之间的正常“人情往来”,甚至还向组织写下一份《保证书》,振振有词地称自己没有违纪违法问题。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事实面前,再多的解释、保证都无济于事。在组织已经掌握了他部分违纪违法事实的情况下,他没有及时抓住组织给予的机会主动说明问题,还写《保证书》来说明自己的清白。就是这份《保证书》,让他彻底迷失了归路。
被留置后,当案件室的同志一一拿出其违纪违法的事实证据时,覃献生才幡然醒悟,才知道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原来所谓的“兄弟”“朋友”都是在一步步将自己推向贪腐的悬崖,所谓值得信任的人,一直在用自己的名义谋取私利。然而,他的醒悟显然来得太迟了,等待他的将是冷冷的铁窗生涯。(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