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022年5月,我走上了河池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岗位,成了信访举报战线上的一名新兵。这段时间的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更加理解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义和内涵。
信访室是纪委监委机关直接面对群众的部门,在信访室工作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接待了群众86人次,由于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回应,不满情绪得不到疏解,接待室里时常有大声吵闹、抱怨的声音。
“领导你好,前段时间连续下大雨,我家门口有一棵树被风刮倒了,压坏了邻居家的房檐,他要我帮维修,要不就要我赔钱,你看,我一个残疾人,我怎么有劳动力帮维修呢?”
“领导,我要举报,我老婆前几年发生车祸,但对于法院的判决,我不服。我认为他们是枉法裁判。今天你们纪委监委不还我公道,我就睡在这里不走了,我要把你们的玻璃砸碎。”
背着被子、带着干粮来要纪委监委主持公道给他4000万;推着轮椅来讨要高级职称;跛着脚来说要恢复上课资格……这就是我在信访室接待过的形形色色的信访人。
很多时候,他们反映的都是纪委业务外的问题,我曾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你们反映的是业务外的问题,不归我们纪委管,你们应该去找某某单位、某某部门。”可是,很多时候我根本说服不了群众,还遭到群众强烈地批评指责。我时常在想,我已经那么努力那么耐心了,可是为什么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呢?
随着接访工作的深入,我慢慢地从一次次接访工作中积累了经验。于是,我俯下身子、走进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当我和我们信访室的同事来到跛脚老师的学校,看到了跛脚老师在检查校园卫生,几分钟才走了几步路的时候,我心里一阵酸楚,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因为交通事故脑子出问题后渴望与人交流的内心。于是我走近他、开导他,让他渐渐知道社会主义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之别。之后,他来反映问题的时候,我不再把他当成上访的群众,而是一个渴望和我说上几句话的远亲。于是我停下工作,陪他聊上几句、开导几句、问候几句,于是,他反映的问题渐渐少了,来的次数也渐渐少了,脸上有了笑容……
三次不厌其烦地去信访人邹某家里做思想工作后,半个多月前对我还破口大骂的他,跟我签下了息诉罢访承诺书。在此之后,邹某加了我的微信,逢年过节还跟我分享他的日常生活动态。我常想,这大概就是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最好的回报吧。
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一头联系着群众,一头联系着委机关各部门,在群众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面对大量的群众来访、来信,我也曾有过信访工作不好干的担忧,也有过疏导化解矛盾最重要的是靠什么的思考,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都逐渐有了答案: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找到答案之后,我更加明白了信访工作提出的“三处理一到位”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脚下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更加明白了群众来访说的话,或许粗浅,文理缺失,甚至夹杂夸大的成分,然而不能只见群众问题成叠、成串的利益诉求,而要透过表面去看深层,要从政治的高度去看这些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观察哨”“风向标”“情报部”,才能真正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离群众满意的目标更近一步。
每天来到办公室,看到接访室墙上挂着的两面鲜红锦旗时,我内心深处对工作岗位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或许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群众期盼的目光、满意的笑脸就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