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村级巡察让“三资”晒在阳光下
“以前村里的账我们哪里知道得这么清楚,要不是巡察组来,估计这账还得这么一直糊涂下去呢!”近日,面对回访的玉林市福绵区委巡察组的工作人员,该区成均镇成均社区居民梁大姐指着成均社区居委会门口墙上公示的社区集体经济收支明细激动地说。
不久前,福绵区委第二巡察组在对成均镇成均社区开展巡察了解时,多名群众反映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收支情况很不明朗,也不按时公开。
农村集体“三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头等大事,接到群众反映后,巡察组随即组织召开组务会分析研究,决定组成下沉小组和清算小组,兵分两路,对成均社区集体“三资”进行拉网式专项清查。经过认真细致走访核实和全面清查,巡察组发现2021年至2022年间,成均社区存在多次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乱发村“两委”干部补贴的问题。
随即巡察组采取边巡边移的方式,将该问题线索移送区纪检监察机关,并向成均镇党委和成均社区党委反馈,责成成均镇党委督促指导成均社区对近年来村集体“三资”收支情况进行大起底,居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代表全程监督清算过程。
“幸好巡察组来,及时帮我们纠正了问题,是我们对政策规定学习不够,以为大家辛苦了,发点钱也是应该的,现在我们受到了相应的党纪处分,也已经及时将违规领取的津贴退还了。我们一定深刻吸取教训,主动接受监督,管好用好每一分钱。”面对巡察组反馈的集体经济收益乱开支问题,成均社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巡察组还建议成均镇党委组织下辖的其他行政村对近年来村集体“三资”进行“大起底”,进一步摸清各村集体“家底”,研究细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加强对各村集体“三资”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定期公开”“随时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据了解,本轮村级巡察共巡察9个重点村(社区),反馈问题283个,及时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个,移送问题线索7条,全部涉及农村“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玉林市福绵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