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运用“大数据”精准监督执纪
“通过大数据后台,对涉案人员相关信息进行筛查关联,快速形成脉络图,对案件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凤山县纪委监委对县住建局质监站站长黄某、原副站长蒲某违反廉洁纪律、工作纪律问题进行处理,在谈及案件查处的过程时,办案人员认为“大数据”功不可没。
2022年,该县纪委监委对一起公职人员涉嫌违规从事盈利活动的案件线索进行调查时,发现县住建局质监站站长黄某、原副站长蒲某在2011年至2014年与凤山某业务公司关系密切,涉嫌利用职务影响力为该公司牟利的问题。
为及时掌握关键信息,办案人员会同县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运用大数据围绕公司法人、业务人员等关键信息生成人物“画像”,深入核查关系网,通过梳理比对,逐步还原线索背后的事实。
经查,该业务公司的实际管理者共3人,其中2人分别为黄某和蒲某的亲属,该公司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违规承揽住房评估检验业务,出具的检验报告却得到县住建局质监站的认可。2023年2月,黄某和蒲某因利用职务影响力为亲友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对辖区内未取得相应的检测资质认定的公司违规承揽业务问题失管失察,黄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蒲某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持续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大数据分析研判机制,深入推动大数据监督,积极联合网信、公安、工信、市场监管、大数据等部门,定期对后台数据进行筛查梳理,对疑似问题及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置,为线索挖掘和案件查办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运用大数据不仅能协助办案人员精准定位关键信息,还能推动其他领域的监督成效,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数据有效补齐了监督不全面的短板。目前,通过大数据监督,该县及时发现疑似80岁以上人员未享受高龄补贴问题57条,并第一时间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督促政策落实到位,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大数据检索发现乡村振兴领域疑似存在补助漏发、错发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问题518条,其中涉及县医保局、县卫健局和县残联等民生领域部门488条,涉及干部作风问题30余条。(凤山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