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故事|挖出“个人账户”背后的病根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高灿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1日 17:26 打印

  前不久,梧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来到市直某单位就落实监察建议情况进行回访,该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落实监察建议在全系统推行“纪检监察+内部审计”协同监督模式,加强对本级及二层机构经费管理使用进行监督的有关情况。


  “纪检监察+内部审计”协同监督模式得以在市直某单位全系统推行,要从一条关于该单位下属的原职工旅行社出纳王某挪用公款的问题线索讲起。


  初核发现,该旅行社早在2018年就被作为主管单位的市直某单位撤销了。旅行社解散之后,仅有出纳王某留在市直某单位工作,其余人员均离职、退休,但清产核资等工作没有及时进行。


  对此,驻梧州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决定把核查的重点放在旅行社的财务账本上。经查,旅行社出纳王某频繁使用尾号为“4770”的个人银行账户代替旅行社基本户收取团费、购买车船票、支付住宿费等收支结算和提现。


  随后,调查人员到开户银行调取相关账户银行流水进行梳理发现,王某在担任旅行社出纳期间,其个人账户与单位基本户共发生了500笔交易,金额约300万元。调查人员要求王某写清楚每一笔账目的用途,统计对公支出金额和私人支出金额并列出表格,督促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法规,要求其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说明情况。


  王某认识到自己公款私存的错误后,便主动交代问题争取从轻处理。原来,当时旅行社负责人要求王某通过虚增景区门票、包车交通费等方式,套取单位资金用于账外发放职工福利,在一年半时间,共套取了单位资金21万多元。核查期间,王某主动退出其个人领取的款项3.7万多元。


  王某因违反财经法规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去年6月,王某受到政务记过处分。市直某单位两名班子成员及经审会负责人因对分管工作监管不到位,分别被提醒谈话。


  针对市直某单位对下属二层机构经费使用存在监管缺失等突出问题,梧州市纪委监委向该单位党组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随后,该单位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举办财经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多次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并开列整改清单,通过整改问题、完善监管机制,经过总结提升,在全系统推行“纪检监察+内部审计”协同监督模式,并配套出台相应的具体监管措施。(驻梧州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