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 老李的新起点
“被处分以后,老李现在连我的电话也不接了,在楼下见到我,他也躲得远远的……”办公室小高跟我提起最近老李的举动,让我不免有些担心。
老李是我们街道某社区的一名居民党员,退休独居后的活动轨迹基本上都在社区,鲜少缺席社区的各类活动。因为喜欢看书,加上早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老李时不时还会给社区党员群众上上课,给社区工作出谋划策,很受大家欢迎。
但就是这样一位热心党员,去年却因为酒后与朋友发生争执,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了。
我和老李第一次见面时正值夏季,他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衬衫,斜挂着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头发基本都白了,但大概是刚理过的原因,整个人显得特别精神。在社区见到我时,眼睛里满是笑意。提起与朋友的纠纷,他也毫无顾忌地把前因后果仔细地讲给我听,当知道这种行为可能会被立案审查后,他的动作略显局促,眼神也不像刚来时炯炯有神。
后来,经街道纪工委研究,决定给予老李党内警告处分。送达处分决定的时候,老李显得很平静,但不像之前那么健谈了,匆忙地来,匆忙地走,而我也没有顾虑太多,想着像老李这样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应该不会被这个事情轻易“打倒”吧。
然而,在老李看来,被处分的经历成了自己人生最大的污点。用他的话来说,“没脸见人了”。面对社区的多次活动邀请,老李总是支支吾吾找各种理由推辞,参加组织生活也是坐在最后一排,最后一个来,最先一个走。别人都以为他是真忙,或许只有老李自己知道,他是被“包袱”压得抬不起头啊。
时隔半年,在一次回访工作中,我再次见到了老李。他始终把头埋在厚厚的棉衣里,头发应该很久没理了,盖住了耳朵。我试探性地向他了解近况,他也只是压低着声音说:“挺好的。”
“我这次特意带了几本书给您,这本书是我自己看过的,蛮喜欢的。”知道老李喜欢看书,我便以借书的名义,与他交流,想以此让他慢慢敞开心扉。
老李接过书,拿起其中一本《乡土中国》翻了起来:“读书要看心境,心境不好,书都是白读了……”老李说这话的声音比刚到时大了许多。
看他有了话头,我趁热打铁,从读书聊到了生活,从理论学习聊到了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作,接着顺理成章提出请他为社区上一次党课,这次他并没有立刻推辞。
“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您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总好过那些试图掩盖错误的人吧,您又何必因此浪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呢,党组织还需要您继续发光发热呢……”感受到老李态度的转变,我便把话题转到他的处分上来。
透过纱窗,阳光丝丝缕缕落在老李身上,驱散了多日的阴霾,老李也把头从棉衣里伸出来,不再避讳地谈起自己受处分以来的心理感受,慢慢放下了心里的“包袱”,露出了笑容。
老李的笑显得有些拘谨,但我想,对于老李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柳州市鱼峰区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