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用好“活教材” 常打“清醒剂”
“自身不洁的话,早晚得出事。只有自己把握好自己,才能睡得香,警笛响才不害怕。”“‘亲’过头了,把‘清’就给忘了,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底线。”近日,河池市宜州区召开全区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对该区各单位、部门“一把手”提出要求,既要全面检视关键权力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主动查找和防范风险隐患,更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方面带好头、尽好责。
警示教育会上,该区100余名领导干部集中观看了自制的警示教育专题片《反腐就在身边》。随着一帧帧画面的播放,看到昔日“老朋友”“老同事”变成今日“片中人”,会场里的领导干部深受触动。
身边的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近年来,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宜州区纪委监委不断丰富教育方式,聚焦“同级同类”,围绕当地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综合运用听、看、讲、写、悟等元素,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举办警示教育报告会,参加旁听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典型案件剖析会,发送廉洁提醒短信,通报曝光典型案件等方式,使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了对纪律的尊崇、对权力的敬畏,不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真正使警示教育入脑入心。2021年以来,该区先后有23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主动到纪委监委交代问题,真正达到了“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只有把自身摆进去,才能充分发挥以案促改、以案为鉴的震慑和教育作用。针对查处的案件,宜州区纪委监委向案发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要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逐一对照检查,深入剖析,进一步规范人事权、财权,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针对宜州人民医院违纪违法案件涉及的医用耗材在招标、监管、审核验收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漏洞,宜州区纪委监委在向区人民医院发出监察建议书的同时,也要求区卫健局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好以案促改工作。随后,卫健局组织城区4家医院与18所乡镇中心卫生院认真排查近两年来各单位医用耗材采购、干部职工作风等问题,督促推动及时补上制度短板和监管漏洞。同时,派驻纪检监察组对照检查、廉政风险点排查范围从班子成员扩大到全体干部,实现对全系统所有单位风险排查无死角、全覆盖。(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