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用好“两堂一班”提升干部案件审理能力
“我认为,本案中行贿人虽然通过贿送财物的方式谋求顺利结算工程款,但其收买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正当履职行为,拨付工程款是职务行为正当行使的结果,没有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构成行贿犯罪。”2月1日晚8时,在梧州市纪委监委机关一间会议室内,案件审理室的全体干部正在围绕前段时间审查调查中部分案件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讨论,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春节后该室开展的第一节“周三夜研堂”。
“周三夜研堂”是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常态学习提升审理人员工作能力,筑牢案件审理能力基础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克服审理人员本领恐慌,锤炼专业人才,该市纪委监委每周三定期组织审理人员集中开展纪法知识学习交流研讨课,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研讨、学习成果分享、工作感悟交流等,达到以研促学,以学促用的效果,进一步锤炼业务能力。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案件审理部门受理案件数增多,案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审理任务更加繁重,提高基层案件审理干部能力是新的一年该市纪委监委重点抓的工作之一。
“以案研学不仅让我掌握了案件程序审核要求、文书制作等业务工作,更懂得了如何精准找出在程序履行、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近日,参加了市纪委监委审理骨干指导的研讨后,蒙山县纪委审理干部莫国梅发出这样的感慨。针对部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不足、业务不精的情况,该市纪委监委探索实行“解剖麻雀”式业务指导模式,派业务骨干深入县(市、区)轮流开展“审理研学堂”,选取本地区疑难复杂案件进行深入研讨,在逐个环节剖析、点评、研讨、优化中,不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案件审理的专业能力与实操水平。
此外,针对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审理力量薄弱、程序弱化、质效不高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采取“联动+指导”的方式。由市级分管案件审理室的负责人对各县(市、区)推荐的14名审理干部进行审核考察,择优选出8人组建市级案件审理协作专班,加强案件审理攻坚力量。在日常审理工作中,协作专班成员通过参与市县两级个案审理、案件质量专项检查、点对点指导等方式,合力带动全市审理干部业务水平全面提高。去年以来,审理协作专班成员参与完成审理案件25件,开展案件评查21次,反馈案件质量问题300余个。
“案件审理工作是保证案件质量的关键,案件审理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案件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正规化水平。今年,我们开展为期三年的基层案件审理工作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实施薪火、磐石导师计划,办好全市基层案件审理业务骨干培训班,全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案件审理干部队伍。”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