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方能始终冲锋在前
春节放假期间,媒体连续报道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廉洁教育提醒的同时,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闻令而动,深入各大商超、酒店、餐馆等重点场所,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大数据监督等方式,严查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公车私用及其隐形变异突出问题,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正风肃纪新成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年新气象。
成语“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说的就是“动静相宜”这种状态。这个成语本来说的是用兵之道,意思是两军对战之前,要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使敌人放松警惕;两军开战之后,要如逃脱的兔一样迅速出击,使敌人猝不及防。
人们可以放假暂时休整、积蓄能量以期来日“再战”,然而“四风”和腐败不会“打盹”。重大节假日正是不正之风和腐败易发多发期,纪检监察干部履行的是监督专责,即便放假了,责任同样在肩,也应该学会张弛有度,懂得何时静、何时动,并且静时能纹丝不动,动时眼疾手快,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纪检监察干部理应多一分“动如脱兔”的机警和敏捷,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决做到忠诚于党、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善于斗争,在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最前面。
常言道,“动静相宜”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动静相宜”也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就是既要在责任面前保持“动如脱兔”的雷厉风行,在监督执纪、审查调查等工作中敢打硬仗、善于斗争;也必须在各色诱惑面前保持“静如处子”的从容淡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线砥砺品格操守。
“静”,可以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积蓄能量。《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纪检监察干部不妨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无事”的时间,安静地学习、观察、思考、反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清除私心杂念。如此,在责任面前方可“心定”,并以“动如脱兔”之势,攻克一切看似不可攻克的难题;在各色诱惑面前便能“心静”,并以“静如处子”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如此,方能在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前。(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