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靶向监督村集体“三资” 守好群众“钱袋子”
日前,忻城县纪委监委到新圩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监督检查时发现,某村原党支部书记私下把公益林集体资金取出存入个人账户,存在挪用集体资金的风险。随即向乡党委政府下发整改通知,要求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排查各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点,补短板、建机制,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
2022年以来,忻城县纪委监委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聚焦“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定点整治和靶向施策,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审批制度及村级资产、资源公开制度,建立村集体资源、资产台账,查找廉政风险点。同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前哨”作用,切实抓实抓细对农村“三资”管理使用的日常监督和群众关心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精准监督,推动规范“三资”管理,守好群众“钱袋子”。
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审计、财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12个乡镇131个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运营情况全面摸排清查,摸清“三资”底数,做好“明白账”。充分发挥“委地村”三级监督优势,抓实抓细抓常“三资”管理使用、制度完善。目前,全县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共计5.79亿元。
为砌好“三资”管理防火墙,忻城县出台了《忻城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忻城县村级财务会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代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有效解决监管机制协调不畅、监管缺失难题。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督”,建立忻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实现资金审批支付、账户动态监管、村级“三资”数据查询等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小微权力”规范运行。
2022年至今,该县纪委监委在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工作中,发现村集体经济管理上的问题线索7个,立案查处1件,以强有力监督,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忻城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