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百毒不侵之身”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柏江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15:22 打印

  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一集《第二个答案》中披露了这样一个腐败案例:湖南省娄底市委原书记龚武生主政娄底期间,用“一把手”的权力强行干预重点工程项目,频频插手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药品采购,使得这些领域乱象环生。他忏悔道:“当时没有想那么多,觉得反正就一句话。所以这个金钱有时候会使人迷失方向,理想信念、宗旨、法纪都看不见了,看到的只有钱,看到的只有利益关系。”

 

  无独有偶,专题片披露的另一个反面典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新起,也是一个“理想信念看不见,看到的只有钱、只有利益关系”的蜕化变质分子。张新起主政潍坊期间,处心积虑培养“白手套”替他操作权钱交易。他忏悔说:“我当市委书记,办公室桌上一面国旗一面党旗,党旗就在我身边,但是我并没有把党放在心里面,忘了自己怎么面对党旗宣的誓,也忘了组织的培养。”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总开关”,是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总开关”失守,没了根、没了魂,心中就不会有党,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更谈不上对党忠诚、廉洁自律,也就必然会像龚武生、张新起那样出大问题,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是党员干部人生路上的精神支柱,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忍受肝部疼痛,一心一意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美奋斗者”荣誉获得者、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乘车外出工作期间,面对突发心梗的生死考验,留下的最后五个字是叮嘱司机“不要闯红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正是靠着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让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他们追求理想信念完全成为自觉行动。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现在,虽然没有了战争年代血与火的生死抉择,却也面临更多考验。有的人忘记了入党誓言,理想信念缺失、党性观念弱化、群众观念淡薄,忘掉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把升官发财当作理想,如此初心背离初衷之人,迟早会碰得“头破血流”。

 

  “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从理想信念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站稳政治立场、锤炼“百毒不侵之身”,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对党员干部来说,也要从龚武生、张新起这些反面典型身上汲取深刻教训,始终坚持用理想信念作“定盘星”“压舱石”,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练就“百毒不侵之身”。(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