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积分管理”引领乡村化风成俗优化基层治理
“我个人同意给农炳强家加12个积分。”
“我也同意。”
“我也同意。”
……
近日,我和同事刚到龙州县彬桥乡板谭村村委办公室,就见到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在办公室里讨论工作。
“刚刚在开会,主要是讨论上个月的积分情况。”会后板谭村村支书梁志恒和我们说。
“刚刚给谁加了12分?为什么加?”我饶有兴趣地向他打听情况。
“农炳强家上个月在落实移风易俗、简办婚礼上给大家带了好头,经过积分管理小组讨论,决定给他们家加12个积分,积分可以到村里的超市兑换商品。”梁志恒介绍。
“你们的做法挺好的嘛。”同事廖晓珺说。
“以前每逢红白喜事,大家都爱讲排场、比阔气,谁家客人多,谁的礼金重,谁家就有‘面子’。” 梁志恒继续介绍,为革除陋习、倡树新风,板谭村以传承良好家风家德、节俭办理婚丧、门前卫生“三包”、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治理“四乱”等5个方面为重点设立村规民约,并推进“量化积分制”基层治理模式,通过积分把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情况量化为具体分值,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可在村里的“板谭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奖品,以此激励群众用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
“积分兑换的物品是由爱心人士出资购买的,有专人管理。村民都很支持,比如20个积分就可以换一瓶价值9块钱的酱油了,大家都在争取拿积分。”副支书马大春说。
“现在,村里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的没了,风气焕然一新,村民们把心思全部用到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上,去年我们村还评上了‘自治区卫生村’。”说到村里的变化,梁志恒充满了自豪。
不仅如此,板谭村还将“积分管理”运用于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我们征求了群众的意见,根据村民评议,对村干部履职用权、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情况实行一月一打分,一年一评比,以此促进村干部更好履职尽责,把心思放在岗位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梁志恒说。
“积分管理”让村民对“小微权力”的监督有了抓手,真正把村干部“干好干坏”的评判权交给了村民,让村民充分知晓、参与、做主、监督村里的事。
如今,“积分管理”成为板谭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孝老爱亲、崇德向善、厚养薄葬等文明风尚的推手。同时,借助于“积分管理”,一批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廉洁勤勉、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村集体“三资”监管规范有序、村风民风淳正向善的清廉乡村示范样板正在不断涌现。
中午,我们路过村里的“板谭积分超市”,柔和的阳光洒在超市门口旁专设的清风墙上,把硕大的“廉”字映衬得闪闪发光。(龙州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