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我家的菜园
“文文,我们拿锄头去菜园除除草、松松土,顺便摘些青菜回来做饭。”周末回家,母亲还是闲不住,叫我一起去菜地帮帮忙。
我的父亲母亲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有着吃苦耐劳的韧劲、自力更生的拼劲、艰苦奋斗的干劲。到老了仍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着。
在我的儿时记忆中,父亲和母亲为了开垦新菜园,往返弯曲泥泞的山路两个多小时,双手因用力握着镰刀锄头除草翻土磨出水泡。父亲母亲肚子饿了,就捡山上的野果吃;口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
有一次,我看到父亲挑着鸡粪、猪粪进菜园,耐心为蔬菜施肥培土,不顾身上沾有粪土,割红薯藤、架豆角杄、修剪残枝,自己近距离感受到种菜是辛苦的事。当时种植的辣椒不开花,我小心翼翼地来到父亲身边问解决办法,父亲温柔地抚摸我的小脑袋,爽朗地答道:“不开花的原因是氮肥多磷钾肥料少,等会我们把少的磷钾肥补够,待它吸收好,就会开花。”半个月后,辣椒果然开出好多白花。我第一次感受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虽然很是辛苦,父亲母亲却收获着健康和欢乐。节假日,母亲主动邀请左邻右舍来家里小聚,把新鲜采摘的蔬菜瓜果做成可口的饭菜,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奇闻轶事。邻里关系和谐融洽。
父亲母亲把菜园看作自己的孩子。每天晚上,父亲都会准点守在电视机旁认真收看《天气预报》,每逢降雨或干旱天气到来前,一家人全出动,带着竹竿、薄膜、锄头、铲子和水桶等工具来园内做足应对措施。在全家的呵护下,菜园里的蔬菜长势喜人,一年四季的新鲜蔬菜瓜果从不间断。
由于照料菜园,自己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摸清各种蔬菜的生长周期、预防病虫害等规律,从一知半解的“小跟班”到技术娴熟的“种菜通”。同时,我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用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纪检监察宣教岗位上,我把练就过硬本领摆在重要位置,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用好脚力、眼力、笔力、脑力,积极搜集群众关切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的“第一素材”,用好正面典型,结合警示教育,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洁从政的“风向标”。同时,自己要求在短、新、实、活、深的文风上下足功夫,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话语,以更加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把纪检监察故事讲到群众的心坎上。
“菜园是我们家传承传统美德、热爱生活、保持健康的‘实践地’,我们要认真爱惜它、守护它。”菜园里,父亲对我意味深长地说道。(龙胜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