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吕晓艺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3日 12:12 打印

自今年4月建立市级派驻机构协作机制以来,共有10个纪检监察组申请了协作事项,各协作组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疫情防控、园区建设、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共开展监督检查41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7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1份……以上数据反映了梧州市纪委监委建立派驻机构协作机制的运行情况及成效。

 

今年以来,梧州市纪委监委把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作为提升工作效能、夯实工作责任、推动任务落实的关键措施来抓,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了市县两级协作机制、全周期管理机制、“4+9”监督协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机制,以制度机制建设实效推进监督的系统性、协同性、有效性,不断推动该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规范化发展。

 

“我们聚焦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建制度,是为了着力化解以往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重点不聚焦、合力不够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个个制度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分工、流程以及考核评价办法等,达到“有人干”“愿意干”“善于干”的效果,以健全的制度机制为载体,不断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梧州市纪委监委立足地市一级派驻机构的现实情况,建立了以协同作战模式强化整体力量的派驻机构协作机制,并配套细化了工作例会、人员调配、申请审批、沟通协调、激励考核等操作流程,有效破解派驻监督条块分割、人员分散、力量不足等问题。其中,聚焦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由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提出申请,运用协作机制组成5个工作组开展专项监督,督促推动有关部门在对矿山复绿、矿权整合、“一面墙”整治上履职尽责,并在监督中发现了8条问题线索。

 

该市派驻监督成效持续显现体现在各派驻机构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上。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共立案199件,同比上升15%,其中,派驻监察立案103件,同比上升了110.2%,让派驻监督进一步“长牙”“带电”。

 

为了提高监督精准度和实效性,梧州市纪委监委注重横向、纵向同时发力,建立“4+9”监督协同机制,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形成合力,确保权力在严密监督之下运行。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各类监督主体单位联合开展监督217次,督促整改问题421个,相互移送问题线索101件。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与市审计局深化“审计+巡察+问责”模式,构建“审前共商、审中互动、审后运用”大监督格局,共审计查出问题金额37.79亿元,促进整改问题资金21.73亿元。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建立“纪检监察+内部审计”贯通协同机制,督促市总工会党组清退违纪款7.5万元,消除了市总工会近150万元财务账成为呆账坏账隐患。

 

与此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坚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提升监督质效。建立信访举报全周期管理工作机制,严把信访举报入口关、时效关、质量关和督办关,全市信访举报总量、检举控告量、业务外信访量较去年相比大幅下降,有效跑好了监督执纪“第一棒”;建立加强政治监督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构建“事前会商—制定方案—学习培训—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整改‘回头看’—再整改再提升”的工作闭环,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建立纪检监察建议全周期管理机制,实行“一建议一审议”严把“出口关”,每月召开评审会对案件背后的责任缺失、监管缺位问题进行集中研判,促使发出的纪检监察建议“对症下药”,实行“一建议一报告”严把“整改关”,对应监督检查室或派驻(出)机构要督促被建议党组织或单位在整改到期后7天内将建议落实情况形成书面报告,经承办部门审核后报市纪委监委,进一步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放大监督效能。(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