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强化监督 筑牢“编外人员”廉政“防火墙”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谭东玲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12:13 打印

“韦访豪违纪违法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在监督管理编外人员方面存在的短板与漏洞。”近日,在东兰县“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聆听了县纪委监委对编外人员即县乡村振兴局外资项目发展中心原辅导员韦访豪违纪违法问题的深入剖析后,该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将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编外人员规范管理,从制度上、根源上预防编外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为进一步深化以案促改,增强用人单位对编外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提高编外人员廉洁自律意识,东兰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招聘录用、廉政风险排查、廉政教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筑牢编外人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的“防火墙”。

 

靠前监督,守好编外人员聘用准入关。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前哨”和“探头”作用,督促用人单位在招录编外人员时要严格落实选人用人主体责任,把好编外人员入口关、政审关、廉洁关,从源头上预防编外人员“微腐败”问题的发生。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与公安、法院、人社、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全面了解掌握拟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作风修养、能力水平等情况,坚决杜绝“带病上岗”。

 

针对编外人员履职方面,该县纪委监委督促用人单位要对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特别是紧盯编外人员在项目审批、财务管理、行政执法等方面存在廉政风险点,确保排查精准、排查到位,铲除“微腐败”产生的土壤。同时,要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认真梳理,细化防控举措,进一步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机制。要从严制定编外人员管理办法,对编外人员行为规范、纪律要求作出细化规定,不断织密筑牢“制度的笼子”,使每个岗位、每个人员、每项权力都受到监督和制约。

 

在压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从严监督管理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各单位要双管齐下,强化事前教育、事中跟踪和事后警示。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廉政家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编外人员的思想动态,加强“提神醒脑”,推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通过上廉政党课、组织收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知识测试等形式,督促编外人员树立正确的纪法意识,增强自身“免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截至目前,该县各单位组织开展编外人员谈心谈话672人,组织收看警示教育片21场次。

 

“根据《监察法》规定,所有行使公权力、履行公务的人员都是监察机关监察的对象,因此‘编外’绝非‘法外’,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将受到严肃处理。”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对编外人员同样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引导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东兰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